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
今年以来,昌吉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强化基层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监督体系,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基层监督,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监督体系,提高基层监督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居、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容易成为监督薄弱环节,一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针对基层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昌吉州纪委监委持续探索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县(市)纪委监委“抓乡促村”,抓基层打基础,围绕做细做实“18+2”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整治内容,保障监督措施下沉落地,提高基层监督治理效能。
州纪委监委统筹州县乡村四级纪检监察力量,积极推动“室组地”联动,形成统筹协作、定期会商、信息交流、成果共享等机制,促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同向发力,做到人员力量统筹、专项监督统筹、重点案件统筹,变“单兵作战”为“集中会战”,有效提升了基层监督工作质效。今年以来,针对“18+2”项整治重点组织推进会、调度会共7场次。
“我们将全市1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协作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协作区‘指挥员’,统一调配协作区纪检监察工作力量,灵活开展联合监督、交叉监督,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聚合,‘攥指成拳’形成监督合力。”昌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市基层监督协作区工作时说到。据统计,全州各县(市)共成立协作区29个,7个县(市)纪委监委协作区负责人均由纪委班子成员担任,协作区覆盖70个乡镇、9个街道及44个派驻机构,成为贯通各类监督的有效载体。据了解,协作区在深化联合办案的基础上,实行异地交叉办案,有效解决了在基层监督过程中的“熟人社会”“人情阻案”问题。
延伸监督触角,推动基层监督全覆盖零距离。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村居、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如果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得不到根治,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基础。
2022年4月,昌吉州纪委监委组织召开监督向基层延伸现场推进会,在全州推广村级监督工作站、智慧监督平台建设,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基层监督新模式,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岗”、指尖上的“监督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织密筑牢基层监督网。
州纪委监委研究制发《关于昌吉州推进村(社区)监督工作站规范运行的通知》,统筹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员“三员”力量,在全州推动建成村(社区)监督工作站602个,实现全覆盖,健全配套工作制度和阵地,保障工作站规范运行。选聘村(社区)监察信息员2555名,保障资金209.86万元,做到人员、场所、资金三个到位,实现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现在,手机上就可以查询我们享受耕地地力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等信息,国家惠农力度这么大还很透明,让我们种粮没有了后顾之忧,明年我打算再多种100亩小麦。”吉木萨尔县二工镇海子沿村种粮大户王某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中心村村委会村民服务大厅的智慧监督触摸一体机前,群众触屏轻点很快捷地就查询到了自己家去年耕地补贴的各项款项明细。该市将监督模块嵌入农经局“三资”管理监督平台、财政局“一卡通”惠民惠农补贴线上查询平台、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平台等,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互联网监督渠道,手指一点,问题可直达纪检监察机关,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
昌吉州纪委监委在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等地试点推行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模式,推动有关部门将惠农政策、资金等信息及时晾晒“网上”,让群众随时随地掌握村上发布的各类惠农信息,让基层干部的“微权力”行使在阳光下。
聚焦重点难点,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基层工作面广、线长、量大,只有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急愁难盼”问题,在“抓关键”“再监督”上“深耕细作”,靶向监督,精准监督,才能推动基层监督从全覆盖向高质量发展。
昌吉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紧盯村级“小微权力”、惠民政策落实、项目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会同有关部门梳理全州乡村振兴领域354个项目,涉及资金19.6亿元,督促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全州2022年23项惠农惠民财政补贴“一卡通”所涉及10个州直部门进行全过程监督。督促各县(市)紧盯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中集体资金使用、集体经济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及承包等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4条。
“村集体‘三资’方面存在群众信访举报多、矛盾问题突出,但是乡镇纪委力量有限,提级监督、交叉巡察帮我们解决了人力、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久托未办、停滞不前的线索案件得到深挖彻查。”奇台县碧柳河乡纪委书记张锦星介绍到。
州纪委监委统筹指导各县(市)纪委监委筛选出村情复杂、村(社区)集体“三资”达到一定规模,且“三资”管理风险较大,债权债务问题较突出的100个重点村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纳入县(市)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范围,动态建立更新廉政档案150份。同时,运用提级巡察、交叉巡察、“巡乡带村”等方式,有序推进乡镇(街道)、重点村巡察监督,今年十二届州党委第二轮启动对22个乡镇(街道)常规巡察,对13个重点村提级巡察,对9个重点村交叉巡察。一年来,全州共受理提级监督重点村问题线索46件,立案22件。
“在做好基层群众信访件办理的同时,我们及时进行归类梳理、分析研判,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多年重复举报、舆情反映集中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及时转办、重点督办、限时办结,对重大典型问题线索提级督办。”州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李凯表示。
针对群众来信来访的高频事项、突出问题,州纪委监委在全州纪检监察系统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基层调研“问访”,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探头作用“督访”,乡镇(街道)纪(工)委田间地头、百姓家里“走访”,主动深入基层群众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时时感到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公平有保障,正义可伸张。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派驻机构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整合力量资源,不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把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该州纪委监委一名班子成员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时表示。(昌吉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朱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