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还存在已死亡残疾人员继续享受补贴的问题,充分说明你单位履行监管责任缺失,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员两项补贴工作动态监管不到位……”近日,昌吉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向市残联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市残联摸清全市残疾人员底数,及时动态更新,建立定期复核和定期抽查制度,防范廉政风险,切实堵塞漏洞。
“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这种方式,对于我们基层单位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完善机制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及时提醒纠偏,很有必要。”昌吉市残联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收到《纪律检查建议书》后,我们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风险点仔细排查,进一步规范信息核对、死亡人员销减流程、责任追究,多措并举规范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并加强各环节监管,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昌吉市纪委监委聚焦监督首要职责,不断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书标本兼治作用,做好再监督文章,不断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推动源头治理。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疫情防控、扶贫与民生领域、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三资”监管等方面,针对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察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坚持在查好个案的同时,深入分析研判,找症结、查内因、列清单,按照管理权限向有关党组织对症下药开治理“良方”,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明确整改时限,督促主责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推动源头防治,做到靶向治疗,祛除病灶,让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掷地有声”。
为避免纪律检查建议书“一发了之”,昌吉市纪委监委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安排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制发的建议书建立台账,定期跟踪指导、回访检查,通过实地调研、开展谈话、检查整改成效等方式,在压实整改责任、传导整改压力的同时,梳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想办法、出实招,持续跟进主责单位整改情况,严防整改走过场、打折扣,确保整改过程不“跑偏”、不“空挡”。今年以来,已向7个单位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5份、监察建议书1份、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纪检监察建议书是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工作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一定要依纪用好纪检建议这个有力武器,以纪法刚性约束压实‘两个责任’,让‘一张纸’变成‘一项制度’,让责任单位见‘书’思戒,切实促进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堵塞漏洞,提升监督的质量和效果。”昌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对不按照建议书落实整改,敷衍塞责的单位,将启动问责程序严肃问责。 ( 昌吉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吴昀洁 刘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