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监督在线
  4. 纪律监督
  5. 正文

“互联网+ ”实现零距离监督 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

日期:2020-12-02 20:43:27
文章来源:纪委监委网站

“老冯,你家今年收成好呀,玉米补贴一项就入账1.2万元。”“快看,村里的上个月收支明细出来了,付人居环境整治粉刷院墙涂料款5095元……”“手指点一下就能看到村干部权力清单,知道村里的权怎么用,村里的事找谁办。”这是昌吉市三个试点村5千多名群众通过村务监督APP浏览村务公开和“一卡通”监督查询两个平台的缩影。

昌吉市纪委监委针对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出现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剖雀麻”,究其原因主要是广大群众不清楚村干部手中有多少“微权力”,更不了解这些权力的运行流程。

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盯住财权、事权开出“药方”,对症下药,构建“小微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围绕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梳理17项53条小微权力清单70张权力运行流程图,并编制成册,印发至全市130个村(社区)群众手中,为“小微权力”运行设置“高压线”,给基层干部履职用权行为带上“紧箍咒”,也方便群众随时参与监督。

为防止惠农惠民补贴“一发了之”,该市纪委监委针对“三资”管理、村级事务决策和各类补贴发放中的风险点,紧紧扭住“公开”这个关键点,探索“互联网+”监督模式,督促主责部门投入资金40余万元构建村务公开和“一卡通”两个监督查询平台,让监督手册从“手上翻”变为“指尖点”。

其中村务公开信息服务监督查询平台发布村财务明细、资源处置、收益分配等7类信息,变以往一季度一公开为随时公开。“一卡通”监督查询平台动态更新23类惠民补贴信息,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查询,严防跑冒滴漏、虚报冒领,实现群众监督零距离。

“自从手机上安装了‘两个平台’,村民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以查阅村委会财务收支凭证和惠民补贴,村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村民发现问题也都会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我们监督更是底气十足。”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监察信息员闵杰仁说。

为提高村(居)民知晓率,实现随时监督,市纪委监委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公示栏、宣传橱窗、文化阵地等区域张贴“小微权力”清单和“两个平台”二维码,引导群众关注和监督。

“我们坚持抓早抓小,给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带上‘紧箍’,切实强化对小微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着力改进党员干部作风,达到规范基层‘微’权力、促进监督向基层延伸‘大’治理的目的。”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后台数据显示,平台上线以来,安装量达4.8万人,信息浏览总量突破10万人次,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下一步,将在全市各乡镇(街道)的63村和70个社区推行“互联网+”手机扫码查询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村(居)干部自身约束,规范权力,约束用权,防止基层“微腐败”,保护基层政权不被侵蚀,群众利益不被侵害,使群众成为真正的监督者,实现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昌吉市纪委监 刘丽萍 吴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