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单位违规挂证取酬的问题,是否自查清理完毕?违规取得的报酬已经上交了么……”日前,呼图壁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组在水利局督导检查时向有关负责人询问。
连日来,呼图壁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对部分驻在部门清理违规挂证问题进行“回头看”督导检查。通过实地查访、网上查阅、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清理挂证取酬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挂证取酬是指公职人员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在企业或社会中介机构,违规牟利,这种不良风气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败坏社会风气,损害行业风气。早在2019年呼图壁县就开展了清理挂证取酬的专项清理活动,但纪检监察组在驻在部门开展督查时发现仍有个别公职人员思想认识不深刻,虽主动交代自己挂证取酬的事实,但未解除挂靠关系,未主动上交违规取得的报酬的问题。为树立起对党员干部违规挂证取酬“零容忍”的鲜明导向,县纪委监委对存在虚假整改应付的公职人员进行深挖彻查,发现问题线索46个,立案审查调查1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采取谈话函询、予以了结27件。
通过管住“关键少数”,教育绝大多数,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公布监督举报方式,阐明挂证取酬违纪违法本质以及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危害,并建立线索快速反应机制,对挂证取酬问题线索及时受理、及时核查。同时,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利用到案发部门宣布处分决定,把处分决定送达现场变为警示教育的现场,以案释纪,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在处分决定送达现场,某驻在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单位13名干部因挂证取酬问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折射出在清理挂证取酬工作方面还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将认真整改,建立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挂证取酬这种不良风气如不及时遏制,容易产生‘破窗效应’,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该查处的查处、该问责的问责,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清正、良好的营商环境。”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县还将精准发力、持续开展违规“挂证取酬”整治,促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洁履职、廉洁从政从业。(呼图壁县纪委监委 李瑾、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