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要闻 | 聚焦
  4. 要闻
  5. 正文

昌吉州:“导师制”让年青人快速成长

日期:2020-10-21 08:56:20
文章来源:纪委监委网站

对于入职刚半年的呼图壁县纪委监委干部马慧而言,自己的稿子能在自治区级网站刊发,是半年前想都没想到的。“作为一名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新兵’,比起刚入职时一无所知,现在能这么快适应工作,多篇外宣稿件被自治区级媒体采用并获得肯定,这一切得益于州纪委监委对新进人员和跟班调训干部实行导师制的办法,为我配备了一名优秀的导师。”

为每一名新进人员、跟班调训干部配一名“导师”,是昌吉州纪委监委为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而推出的一项全新举措。通过“师徒结对、言传身教”的方式,采取导师指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测试,不定期抽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以检查新进人员、跟班调训人员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行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干部真正解决本领恐慌这个难题。

“这是在全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养的创新举措之一。”州纪委监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来,根据委机关、机关各部室、派驻(派出)机构、州党委巡察办,新进人员、跟班调训的25名干部特点和工作情况,精心挑选了25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导师,其中,2名班子成员、23名业务骨干,党员占比达100%以上,系统内工作经历均在五年以上。导师采取“一对一”方式“传帮带”,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作风上教导、经验上传导,导师和学员互学互融,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素质。

“通过到州纪委监委跟班锻炼,特别是导师“一对一”的帮教,我从一名新兵逐渐成长起来,现在,我已经能独立完成审查调查各个环节的工作啦。”在州纪委监委第五审查调查室跟班调训干部袁晓倩一脸自豪地说。

“我作为导师收获也很大,一边开展传帮带,一边总结梳理提炼过往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关于执纪审查调查的教材。”州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樊斌奇认为,“导师制”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不仅传承优良作风,还教授工作思维和学习方法,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以案代训,从而建立一种更密切的“导学”关系。

据悉,今年以来,该州纪委监委对25名新进人员、跟班调训干部通过导师制培养,90%以上已成为各县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业务骨干, 5人培养发展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6人经推荐纳入中层干部后备培养人选。

帮带结束后,导师们对所带干部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委机关结合鉴定结果对导师带教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干部开展“量身定制”式培养,扎实做好“导师制”的“后半篇文章”。(州纪委监委 余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