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人员和群众反映,原建国路街道和畅园警务室张某和郭某2名工作人员违规实施行政处罚,损害营商环境,对所反映的线索继续进行深挖彻查”这是昌吉市纪委监委关于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专项研判会上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紧紧聚焦营商环境中困扰市场主体、制约企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制定“深化正风肃纪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整治党员干部在政策落实、履职尽责、承诺兑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列清单、抓宣传、细监督、强问责”多点发力整治,列举14项整治措施,22项负面清单,将主责部门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全过程、各方面。
“营商环境就是企业生存的空气。”昌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往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工地进行实地调研,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遍访132家企业和16426户个体工商户,详细了解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及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市范围选取不同领域企业设立35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将监督“直通车”开进企业,督促行政服务按下“快进键”,助力营商环境大提升。
“2020年1月,昌吉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执法大队苗某在某餐厅饮酒后借执法人员身份耀武扬威,与餐厅经营者发生冲突且态度恶劣,以停业整顿为由阻碍店铺正常经营,其行为严重损害营商环境,涉嫌违反群众纪律,2020年4月,苗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对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查处并及时通报曝光,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在广大企业家、经营户中产生强烈反响。
为了畅通营商环境信访举报渠道,昌吉市纪委监委充分利用12388、“清风昌吉市”公众号举报专栏,向全社会发布“深化正风肃纪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的公告,集中公布22项投诉举报内容,向2家行政监管单位,50处大型项目工地公布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延伸监督触角,畅通监督渠道。
结合监察信息员“说事日”、“八盯”等措施,组织全市16个乡镇(街道)1006名监察信息员紧盯营商环境中和群众息息相关的“痛点”“堵点”“关键点”等方面开展监督,充分发挥了监察信息员廉洁“情报员”、政策“宣传员”的作用。截至目前,昌吉市纪委监委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24轮次,发现问题309个,下发《整改通知》98份;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置7人,立案查处3件3人。
“让昌吉市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这是一件久久为功的大事,必须锤炼过硬作风,持续进行精准监督。”昌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昌吉市纪委监委将集中开展行政执法、招投标等专项整治,持续推动执法司法、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通过抓好营商环境的改善,促市场主体枝繁叶茂,促昌吉经济健康发展。( 昌吉市纪委监委 吴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