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康市纪委监委狠抓队伍建设,通过能力素质提升、拓宽成长平台、坚持以评促提等方式,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及“勤业、专业、精业”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切实筑牢“铁军队伍”称号。
强化“学考”技能
结合自治区纪委监委2020年全员“一周一考、一月一练、一季一讲、一年两赛”等竞赛练兵要求,该市纪委监委利用夜学、“专讲”形式,通过集中讨论交流、观看学习光碟、班子成员及部室主任专题授课等方式,全面深入的开展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要论述、党纪法规等的学习200余次,推动了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共提升。同时,坚持以老带新,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针对新进干部学习特点,采取灵活编组、领学、督学、送学等方式,为干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教方法、教思路。
为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加快纪检监察干部知识的扩容升级,该市纪委监委积极创新学习载体,利用“学霸讲堂”开启了分享式学习的模式,即,在每次业务考试结束后邀请考试前三名的干部对学习方法、习惯、经验等进行总结并向全体干部进行授课;邀请重要职能部门的“专家”,对其部门的业务知识进行讲解,促使纪检监察干部掌握被监督部门的业务,发现廉政风险点,从而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有理有据。
在坚持“每周一考”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集中和个人专题测试以及机关、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让“学考”成为常态,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开展学习,引导能力提升,增强本领。
奠定“成长”基石
“跟班调训期间,扎扎实实的跟着‘俞师傅’学习了线索处置、调查取证、谈话技巧、笔录撰写和案卷整理等业务知识,不仅破除了我的本领恐慌,也为我更好的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奠定了基础。”在结束市纪委监委跟班调训后,一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感慨道。
该市纪委监委始终以干部成长为着眼点,通过“以案代训”“ 以干代训”“跟班调训”等实战锻炼的有效方式,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实战中练兵、在工作中成长。其中,将协作区办案作为“练兵”的重要手段,对全市1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4个纪检监察室人员进行整合,成立4个协作区,着重对纪检监察干部主责主业意识不够、业务能力不精等方面进行锻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水平。
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到委机关不同科室轮岗,让干部们适应多样性工作需要,从而打造纪检监察工作的“业务通”和“多面手”。同时,由州纪委监委采取“异地交流”的方式为该市纪委监委选配3名优秀领导干部,为该市纪检监察工作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解决了纪检监察干部因在一地任职时间过长、与监督对象朝夕相处、“人情关难过”等问题,让纪检监察干部练就“宽肩膀”、勇挑“千斤担”。
“异地交流任职是一个难得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学习锻炼机遇,四个多月以来,我时刻牢记任职不是镀金,更不是享受休闲,在这任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是全州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我也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认真履职,才能不负组织对我的信任与期望,不负工作赋予我的职责使命。”该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郝海波非常有感触的表示。
畅通“淬炼”之路
“建议开展多岗位轮岗制度……”在纪委常委会会议室中,该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王凤瑜宣读着干部们对“强素质、提能力、练精兵”的建议意见,一个个带有“温度”的意见建议被领导们综合评论,并积极接纳。
该市纪委监委将“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作为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淬炼”自身能力的标准,一方面从专业能力入手,一方面坚持抓细抓小。实施全员办信息,要求每名纪检监察干部都要有发现的眼睛,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撰写外宣稿件的方式及时总结提炼并广泛宣传,年底将信息完成情况作为各科室(单位)考核的一项内容;开展案件“交叉评查”, 由审理室牵头,采取“集中检查案件卷宗材料+讲解审理业务要点”的方式,对乡镇(街道)纪(工)委办结的案件集中交叉评查,对每名参与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专精能”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
坚持奖惩并重,对所有干部的考核重在平时,对于表现优秀的记入档案,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对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评先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及时提拔任用,真正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内形成“凭实绩用干部、以能力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形成争先进位、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同时,严格干部监督,制定月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采取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倒逼工作落实,每周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对落后和完成不到位的及时给予提醒谈话,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坚决予以处理,以扎实过硬作风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阜康市纪委监委 王凤瑜 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