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廉政文化
  4. 正文

历史上的昌吉|民族英雄林则徐“金绥来”过年记

日期:2018-02-18 11:52:29
文章来源:纪委

  作者简介:

  王珍付,玛纳斯县六户地人, 1980年参加工作。1984年4月任县税务局副局长。1992年8月调任县审计局副局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等职务。

  2016年7月光荣退休。玛纳斯县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被玛纳斯县政协聘请为《玛纳斯文史资料》特约撰稿员。喜好阅读,爱好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藏书近千册。多年来一直坚持笔耕不辍,常有作品见诸报端。

  绥来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塞种人居住。古代西域时期,这里是三十六国之一的乌贪訾离国。清乾隆四十三(1778)年12月21日建县,称绥来县。1954年2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为玛纳斯县。历史上因县城建筑与地貌组合形状酷似凤凰,素有“凤凰城”美誉。又以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民富县殷驰名,史有“金绥来”之称。

  林则徐在发配伊犁途中或返回,两度途经绥来县,特别是在赴南疆堪地经过绥来恰逢过年,使得有机会在绥来小住几日。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期间,严禁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鸦片输入,虎门销烟,震惊世界。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道光皇帝屈欺外部势力,将林则徐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直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奉旨召回。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林则徐离开生活了二年多的伊犁惠远城,奉旨前往南疆勘地。

  从伊犁将军府驻地惠远城历经14天的跋涉,林则徐一行来到了绥来县,这一天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癸亥春节,林则徐一行住进了破旧不堪的靖远驿站。管理驿站的老人说:“这小小的驿站岂能容下你们五人夜宿,再说今日是大年初一,我也有一家老小须回家过年,无人为你们做饭,这如何是好?”

  正在发愁的时候,忽听门外有马车声,随之便进来一身着官服的人。他对林则徐道:“下官全庆给林公拜年。”林则徐急忙还礼道:“大人如何知道老朽今日至此?”全庆说:“下官今生有幸,能随林公赴南疆八城履勘。得知林公离开惠远后,我就算计您和公子的行程,下官希望除夕时林公能赶到迪化(今乌鲁木齐),那里的条件仅次于伊犁,既可过个好年,又可多歇息几日。”林则徐道:“那你为何知我到此?”。全庆说:“依下官之见,如此冰天雪地,林公春节时最快只能赶到绥来,所以下官日夜兼程至此地恭候。”当得知驿站如此这般。全庆道:“这里的县令姓冉,副将姓冯,他们还不知道林公到此,我们现在就到县署去,住在那里,条件较这里要好很多,定能过个好年。”林则徐说:“多谢大人为则徐一行想得如此周到,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则徐有一事相托。”

  林则徐说:“林某一生最怕的事有三,一是百姓有灾不能救,二是国家有难失其责,三是不能帮助人反而给人添麻烦。如今我只讲第三条。这几天是春节,县中各位大人必然应酬之事甚多,请转告冉大人和冯副将,林某必定前往拜年。短时打扰,其他一切全部免除,林某方才安心。”全庆说:“君子,君子,乃真君子也!我一定对他们禀明大人之意。”

  县署为林则徐一行安排了三间住房,陈祥、马车夫与两戈什哈三人住一单间,林则徐父子住一里间,全庆住一外间与林则徐那一间相通,也就是人们说的里套外屋。

  因为这一天是大年初一,应林则徐嘱托,不见县属任何人。只是县尹冉鹿坡(字广纶)多次拜见,才得以网开一面,寒喧问安后,林则徐就让其回府,有话晚上再叙。所以,遵照县尹之命,晚上安排了两桌酒席,全庆与林则徐父子及随从一桌,县尹与副将等另一桌。席间,县尹频频举杯,向林则徐与全庆敬酒,以表地主之意。同时也介绍了绥来县的风土人情。

  由于林则徐不胜酒力,加之主人家盛情难却,就多喝了几杯,酒席至午夜时分方散。当晚林则徐就病倒在绥来县署中,胃病发作,呕吐不止。按照朝廷祖制,天尽拂晓,在京的臣子都要在黎明时进宫朝见皇帝,在外地的则要朝着宫阙的方向叩拜。林则徐虽然是流放的官员,他依然在房中设了香案,望京叩首,以示思君恋阕的心情,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而后他便服了平胃散,病情稍有好转。

  第二天(2月8日)大年初二,天晴了,但空中还飘落着雪花。县属文武官员得知林大人到了绥来,纷纷要求给林大人拜年。林则徐因病不能一一回拜,除拜访了县尹冉鹿坡外,其余的只遣人持柬回贺,以表心意。

  林则徐原定当日起程东去,由于偶感风寒,浑身乏力,在县尹冉鹿坡的一再挽留下,林则徐答应暂且在县署多养病一日。下午,有人聆听到林则徐大名,通过县尹上门求字,虽然病情尚未好转,林则徐还是坚持为绥来乡绅写了若干条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笔者在北五岔镇驻村时,采访当地李氏老人称:“闻知朝廷林则徐大人到了绥来县衙,就通过亲戚关系求得林则徐亲笔书写“萱枝雲茂”四字,后到迪化裱装一匾,挂于上房中堂之上,可惜真迹没有留存下来,很是遗憾。”

  第三天(2月9日)大年初三,经县尹找来绥来县最好的两名老中医把脉会诊,又服用了中药,林则徐病情稍有好转,县尹冉鹿坡挽留再住几日,可林则徐表示还有公务在身,不能久留,谢绝好意,坚持起程。县署文武官员要求远送,林则徐就在县衙门前与众官员道别。晌午起程,冒着刺骨的寒风,匆匆上路了。

  林则徐一行在全庆的陪同下,过靖远关出城,入东关,过兵户经包家店到了塔西河,发现土城(现塔西河故堡)犹在,居民百余家,城东两里,有河一道(现塔西河),此时无水,已成碎石滩。20里到乐土驿小坐,在周家店喝茶,向主人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30里,到土古里克军台(今呼图壁县大丰镇,当时属绥来)住。当地最高的行政官员--巡检范冈等人在此地迎接。

  初四(2月10日),林则徐出绥来县界到达了呼图壁。他的挚友和同僚黄壶舟特地从红庙子(今乌鲁木齐)赶来相见,即留下同餐共叙衷畅。

  一代名将林则徐,在两次途经绥来县留下15篇日记与词赋,是对绥来的历史最有说服力的明证。特别是环顾林则徐在绥来县过年的四天时间里,时任县官以礼相待,没有将林则徐当“罪臣”看待。偶感风寒在县署养病,照顾的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