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内,工人紧张忙碌、流水作业;厂区外,装满食醋和酱油的卡车排队候检……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复工复产以来,加班加点生产已成常态。
“每个月在社保这块就给我们减免了24万元,电费平均每月也能减免6、7千元。在拓宽销路方面,帮扶部门和干部还帮助我们找订单、谋销路。”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新疆华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提交了土地不动产权证后,顺利办理了华洋三好超市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的开工手续,这是昌吉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
“以前拍得土地后,施工手续办理到正式开工需要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现在三天就能领到通知书进入正式施工阶段,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信心也更足了。”新疆华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分的说道。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加强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市党委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找准“病灶”,精准发力,制定“深化正风肃纪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开列“推、拖、绕、卡、要”22项破坏营商环境负面清单,探索创新开展“八盯”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为实现干部作风大转变、破解营商环境痛难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好政策越来越多,企业却不知情;一些政策‘闻着香’,企业却‘吃不到嘴’;个别部门转嫁职责至‘第三方’,收费高、服务差……”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直逼症结、不遮不掩、敢于亮剑,通过明查与暗访、电话抽查等方式,督促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对“六稳”“六保”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和失职渎职问题,第一时间提级核查、严查快处,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助力该市营商环境持续深入优化。
同时,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该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注重倒逼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的落实,明确专项监督工作由各党组织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承担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派驻纪检监察组承担监督责任,形成了责任单位+纪检监察机关、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做实了“知责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的工作闭环,构建了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该市纪委监委还在推进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监督常态化、具体化方面,采取项目报告制、廉洁承诺制和廉洁文化进项目等措施,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在筑牢廉洁风险防线的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该市纪委监委向全社会发布“深化正风肃纪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的公告,集中公布22项投诉举报内容,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优先处置、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同时,结合监察信息员“说事日”活动,组织全市16个乡镇(街道)1006名监察信息员紧盯营商环境中和群众息息相关的“痛点”“堵点”“关键点”等方面开展监督,充分发挥了监察信息员廉洁“情报员”、政策“宣传员”的作用。
截至目前,昌吉市纪委监委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14轮次,发现问题107个,立查立改67个,下发《整改通知》57份;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置干部7人,立案查处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通过开展专项巡察和专项监督检查,加大精准监督执纪力度,有效解决不作为慢作为、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干扰生产经营、落实政策不到位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人’,切实为企业发展解难纾困、排阻清障,让‘政策红利’真正惠企惠民。”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昌吉市纪委监委 俞晓明 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