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这一轮巡察报告就由你来完成......”组长在小组会上安排着工作。第一次接触巡察工作的我有些许期待,经过几天的巡察培训后,终于可以开始了。
对于这样一份重要报告,我丝毫不敢怠慢,但是提起笔却不知如何入手,发现的问题有哪些,建议意见是什么,线索是什么,毫无内容可写,连框架都搭不起来。此刻,我才知道,撰写巡察报告之前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俯下身子去被巡察单位发现存在的问题,沉下心来掌握真实情况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还要多种渠道了解收集各类意见建议,有违纪违法问题就移交线索。
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我信心满满地开始起草报告,下笔顺畅多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发现这么多的问题,该如何分类?怎样对号入座?各类型下面的定性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时候我才明白,政治巡察的定位决定了巡察报告的政治属性,巡察聚焦的几个重点问题决不能张冠李戴、似是而非,这不是写作方法而是政治站位的问题。我又放下笔开始查阅学习文件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删删减减,合合并并,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一篇完整的巡察报告如期完成了。
随后,报告进入修改完善阶段,巡察组各组员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组长反复斟酌、定性审核,最后巡察办主任又点出修改意见使报告更加规范完善。巡察领导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后我们将报告再度修改完善,拔高政治站位,将问题表述的更深更细更透,经历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完善后,这份巡察报告终于“修成正果”。至此,我才领悟到,这样精心精准修改完善的背后,是巡察工作人员对报告材料谨慎之心、对被巡察单位负责之心、对巡察权力敬畏之心的彰显。
看着一稿又一稿的巡察报告材料,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份合格的巡察报告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也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出来的,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修改完善出来的,更是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出来的。而巡察工作不仅是一次政治规矩和工作纪律的考验,也是一次工作作风的检验,更是一次思想和精神的洗礼。(木垒县纪委监委 张春爱 陈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