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拧湿毛巾一样拧干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水份,最大化地利用资金,又要保证工程质量,你们认真研究思考一下,炼就一双会监督、能监督、敢监督的‘火眼金睛’。”木垒县党委主要领导在近期召开的县纪委监委机关干部代表座谈会上“布置”了这样一道“课题”。
针对提出的“课题”,切实提高对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精准性,该县纪委监委及时研究,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在工程领域监督管理知识匮乏的现状,釆取“外请、内培、践行、研判+核查”等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监督水平和能力。一是外请。邀请州县发改、审计部门业务骨干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讲解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工作流程及风险点、工程项目清单式管理、工程造价审计等方面知识,共同查找廉政风险点。二是践行。抽调9名懂财务、审计、法律、金融方面知识的干部编成4个组,以富民安居房建设、退耕还草等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为突破口,全过程全链条进行实地核查、跟踪监督、发现问题。三是研判。认真研究学习脱贫攻坚内各级各类优惠政策、扶贫资金管理手册等,紧盯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工作薄弱点,研判分析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找准“切口”,倒查问题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核查。采取走访入户、核对信息、实地检查、群众满意调查等,加强对工程项目落地后的监督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截止目前,该县7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工程项目资金进行跟踪监督,正在核查问题3个。 (木垒县纪委监委 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