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兰,好吗?今年的早冬羔行情咋样?天热了啥打算?”
“好,你好。今年的一只羊娃子1800元,市场行情好,帮扶干部去年给我买了一只种公羊,现在我有80只羊、4头牛,下个月我还要去当护边员,一个月工资2000元,媳妇在村上干保洁,一个月工资800元,还能把两个孩子照顾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你家快要达到小康水平了,好好干,你们的日子好了我们也高兴!”
……
春季的木垒,乍暖还寒,看着努尔兰和妻子质朴的脸上洋溢着真心的笑容,我心里暖暖的。
时下,大石头乡朱散得村护边员们正在开展基础训练、居民点巷道旁的林带间、花园中、操场上三三两两的哈萨克族农牧民群众正在打理着居民区周边的环境卫生,一片忙碌和谐。
木垒县是昌吉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朱散得村更是我县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之一,该村333户1338户建档立卡户都像努尔兰一样,2002年告别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来到这里定居、就学、就业。
“开学学校收孩子的学费了吗?收课本费了吗?”
“没有,没有收过,现在党的政策真正好。”
“党的政策真正好,我们要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感恩我们的好时代。”
2002年,牧民群众们刚刚从大山拆迁到定居点,当时的他们有太多的不适应:三区要分离、牲畜要圈养、饲草喂养要精细……,2018年以来,该县实行打赢脱贫攻坚站“拔穷根”十条措施,不论你走在那个牧民定居点,合作社建在家门口,家庭妇女离开灶台进了刺绣厂、服装厂,男人们当起了护边员、销售员,孩子们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学习了田家通用语言,这里的一切的都在悄然发生送变化,居民点红顶白墙、草料堆四方方、庭院成了花园、果园、菜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成了牧民们新时代的写照。
“我每天按时上下班,把树田、花园、村民巷道的卫生打扫干净,我还有每月800元的工资,加上低保补助金每月可以收入3000多元。现在的生产条件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叶尔扎提因眼睛残疾享受低保补助,近期又和妻子干起了保洁,正在巷道边打扫小亭子里杂草。
“每月能不能按时把工资拿到手?”
“可以。”
“勤快点,好好干。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牧区的牧民群众们攻坚克难,改良了贫脊的土地,建起了自己的家园,羊儿养起来、国语学起来、蔬菜种起来、工厂建起来,真正走进了新时代。(木垒县纪委监委 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