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新疆各族农牧民群众开始筹备春耕生产、外出放牧,祈盼一年好收成的日子。
昌吉州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干部肖苑等一行来到奇台县五马场乡哈萨克族牧民木哈马迪·胡尔曼家里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木哈马迪,你好啊!新房子住上了,还满意吧!”还没进门,肖苑就指着崭新的安居房和木哈马迪·胡尔曼聊了起来。
一说起房子,木哈马迪·胡尔曼就竖起大拇指,满脸笑容地说:“满意,满意的很!党的政策好,我们一分钱没有花,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共产党好!感谢共产党!”木哈马迪·胡尔曼是五马场乡半截泉养殖小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赶上了国家关于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项目的好政策,他家于去年9月住上了新房。
和木哈马迪·胡尔曼一样,在昌吉州还有44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就搬出过去破旧的危房,住上了明亮舒适的新房。这是昌吉州落实精准脱贫任务,重点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给老百姓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另外,还有9万多户农村一般户享受了住房补贴政策,占农村户籍总数的45.8%,35万农牧民喜迁新居,切身感受到这项民心工程带来的实惠。
好的政策落地,既得益于各级党委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也是昌吉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政治责任,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的结果。“通过我们多轮监督检查发现,昌吉州在册的4类重点人员已全部享受政策性住房,不存在违规享受和漏建少建现象。”州纪委监委派驻州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马宗玉“硬气”地说。
农村安居工程连着千万家。昌吉州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扶贫项目精确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在确定4类重点人员方面,有关部门开展了四次“两上两下”基础数据核实、公示,做到精准公开透明。执纪监督机关督促有关部门印制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示意图”5800份,宣传册800份,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既便于群众学习掌握党的惠民政策,也便于群众监督举报。在日常监督方面,该州把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作为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建立了州纪委常委会统领,巡察+派驻+监督检查室+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一致、全方位推进工作。建立州县乡三级问题督查督办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对推进工程项目拖延缓慢,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并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以工作提示函、督办函的形式,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对敢于动“歪脑筋”,向国家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伸手”的党员干部,坚决查处,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最近,昌吉市六工镇分管安居富民工作的副镇长武建明收到了一份处分决定书,由于其监管不力、失察失职,造成该镇新庄村村委会违规套取安居富民补贴资金270.8万元,相关人员受到法律的处罚,武建明因违反工作纪律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我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其位不谋其政,使党的政策在执行中变了样,我接受组织对我的处理。”武建明对自己失职失责表示深深的懊悔。
“我们要以慎终如始的态度,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继续加大对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老百姓满意度作为我们的收官答卷。”州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州纪委监委 徐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