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真抓实改治顽疾 不忘初心解民忧

日期:2020-03-11 17:53:17
文章来源:纪委

  --州纪委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综述

  “专项整治切口小、做实绩、出实效,着力解决一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昌吉州纪委监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牵头抓总责任,坚持以点带面、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瞄准靶心,集中兵力,整治了一批“顽瘴痼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集中发力,务求实效推进专项整治

  州纪委监委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坚持全面整治和重点整治相结合,从统揽全局的角度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明晰任务要求,细化整治重点和方式方法,对专项整治工作实行清单式、销号式推进。

  整治重点在哪里?整治要求有哪些?群众诉求有哪些?方式方法怎么用?州纪委监委及早发力,精细化部署整治任务,积极与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部室对接沟通,针对涉及的专项整治内容,讨思路、明方法、理步骤。结合全州实际,有针对性列出任务清单和整改清单,分门别类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制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定4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台账,逐一细化整改整治内容、目标要求、进度安排等。同时,层层压实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通报曝光机制,加强对专项整治方案涉及的42个牵头、配合部门的一线指导和培训,保证整治工作齐抓共管,形成责任闭环。

  精准发力,注重实效解决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州纪委监委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首要政治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检查,解决突出问题,采取督查、交办、督办、约谈等多种方法,通过提醒警示、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多项措施传导压力,推动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形成“头雁效应”。

  坚持问题导向,抓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治问题33个,突出“四风”整治重点,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常态化提醒党委(党组)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置干部1531人次。印发《关于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和田玉、玛纳斯碧玉谋取私利问题的工作方案》,全面完成自查、筛查梳理工作。

  督促州财政局对全州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和违规报销差旅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制定发放津补贴负面清单,建立财政专户统一收缴违规资金,全州收缴违规发放津补贴资金1137.16万元、收缴违规发放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和住宿费74万元。督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全州楼堂馆所、公务接待、公车配备使用管理方面进行集中整治,完成州本级108家党政机关,74栋办公用房测绘,55个部门车辆调配。督促指导昌吉市对自治区减负工作反馈的9个问题开展核查整改,对5名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处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州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人、组织处理6人。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16起17人。

  聚焦重点,关注民生、真心实意办实事解难事

  坚持精准导向,抓好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

  把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群众反映多、意见大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民政、市场监管等34个方面58项具体问题开展集中治理。

  针对寄宿生生活补助虚报冒领问题,督促教育部门加强宣传力度,把好人员审核关、评审关、程序关,确保资金管理安全规范,累计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445.9万元,资助学生15820人。

  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较重等问题,督促卫健部门完成67个乡镇卫生院、384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解决88个村卫生室没有合格村医问题;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10种发病率高的儿童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纳入救治保障体系。

  针对群众异地就医结算困难问题,督促医保部门扩大异地就医结算医疗机构数量,全州开通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117家。

  针对特殊困难群众“脱保”“漏保”问题,督促民政部门全面组织开展农村低保对象排查,全州累计动态清退不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1159 户 2975人,新纳入低保对象363户845人。

  针对蔬菜、瓜果、肉蛋类等食品中使用假劣和限用农药等问题,督促农业农村局加大执法力度,检查生产及投入品经营主体2093家次,责令整改88家次。

  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督促财政局完成全州573个村(社区)、13.3万户、23.1万名群众享受补贴项目、资金发放情况的排查,及时将313万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针对不动产服务登记、集中办理时间长,群众反复跑路问题,督促自然资源局新增6个不动产登记窗口;化解132个小区,1.18万名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证难,切实解决了分散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督促生态环保部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39起,处罚金额1196万元。

  针对“河湖‘四乱’”问题,督促水利部门开展河湖巡查,发现处理问题181个。

  坚持聚焦导向,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整治问题12个。

  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核查和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紧盯主责部门、紧盯乡镇、村等一线监管责任落实,着力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搞“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游走式”脱贫等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挤占克扣等腐败行为。州党委分管常委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东四县6名分管脱贫攻坚的县市领导分别进行了约谈。对自治区纪委监委移交的由自治区审计厅审计发现的3条问题线索进行提级办理,对工作作风漂浮、监管不到位的4人进行问责。

  州纪委监委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方式,紧盯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不作为、乱作为等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全州共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人、组织处理7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32人。

  主题教育没有终点,要坚持做好立“改”和久“立”,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专项整治各项任务。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专项整治的扎实成效扩大主题教育实际效果,总结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州纪委监委 廖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