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昔日的领导如今因违纪违法锒铛入狱,我感到十分难过和痛心。我一定要汲取他的教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近日,阜康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阜康市纪委监委人员当场宣读了受处分人的处分决定书、通报相关案情,坐在下面的市交通运输局干部小任受到了深深触动,向笔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只是今年以来,阜康市开展以案促改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阜康市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探索新路径、搭建新载体,以案发单位为重点,以案倒查,跟踪预防,全面开展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采取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法院庭审和判决现场、制作警示教育片、下发警示教育通报等形式,增强教育直观性、震慑性,致力做好执纪审查后续文章,切实扎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2019年以来,九运街镇黄土梁中心村村干部贪腐案、看守所民警徇私枉法案等重大案件在全市引起广泛关注,以案促改已经成为常态化。
精选典型案例,剖析"活教材"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这个就是我们村原来的村支书,因为侵占了村集体资金,被查了……”在阜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前来参观的九运街镇黄土梁村一村民正指着一旁展出的案例与同伴说道。
“以前接受警示教育,总觉得这些人和事离自己很远。这种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开展警示教育,震慑确实大,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心,触动了灵魂。”近日,刚参加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的九运街镇党委书记肖言说。阜康市纪委监委结合今年查处的九运街镇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拍摄制作了警示教育片《土地流转背后的贪婪》,以身边的案例警示教育身边的人,真正使以案促改真改实改。
“只有深刻剖析案件,针对案件暴露出违纪违法干部纪法意识淡薄、个人信仰缺失、信念淡化、逃避监督等问题,教育引导大家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敬畏纪法,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阜康市委书记吴峻在干部大会上的一番讲话,深深触动着在场的每一名党员干部。九运街镇黄土梁村原村委会主任邓建明、市看守所民警哈里木别克、城关中心校原校长胡刚……发生在这些严重违纪违法人员身上的典型案例,成为该市以案促改工作的"活教材"。今年以来,阜康市纪委监委坚持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把已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分行业、分领域、分对象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治本功能,防止违纪违法问题重演。同时,把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通报曝光,编印案例选编和忏悔录,及时将典型案例更新在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参观者近距离了解案情、查处结果,倾听当事人忏悔,让警示教育活起来,入脑入心,让以案促改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
突出建章立制,完善“制度链”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针对农村土地发包出现的虚开土地发票、虚列名单套取土地流转费等乱象,阜康市九运街镇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合同监管服务中心,制定《阜康市九运街镇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监管服务办法》,规范农村经济秩序,有效保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一年来该镇共规范整理农村土地6.3万亩,土地流转价格平均增幅200元,1600余户农民年增收800元以上,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切实保障了农村资金、资源安全。九运街镇这场以案促改活动拉开了阜康市2019年以案促改常态化的序幕。
“‘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效能弱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权力制衡存在盲点;制度执行不严格,内控监督制约乏力。”以案促改活动中,阜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深刻查摆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案件查办后,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震撼更强烈,作用更直接。以案促改工作要立即跟上,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研究案发规律,找准和堵塞制度漏洞,建立长效机制,真正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良好效果”。阜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马鸿铭对以案促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案促改,核心在改。阜康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四个决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风险点找不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深入研究典型案件中反映的制度方面漏洞,对个性问题坚持“一问题一制度”原则,对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切实可行的制度。结合典型案件,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监权等环节,查漏补缺,针对存在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建章立制,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预警及时、追责严厉的防控机制,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我们把查处问题与督促整改结合起来,针对查处的案件,分领域、分层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对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剖析原因,提出工作要求,督促案发单位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开展好以案促改工作,市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对敷衍应付、推卸责任、整改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2019年,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以案促改深入剖析制度漏洞,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共废止制度136个,修订制度1939个,新建制度611个。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管党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逐渐形成。
强化规矩意识,持续转作风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零距离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比观看任何文字或是图片来得更直接、更震撼,通过亲身体会,深刻感受到了职务犯罪的危害,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走出城关中心校原校长胡刚贪污案法庭庭审现场,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有感触地说。
2019年以来,阜康市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探索新路径、搭建新载体,采取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法院庭审和判决现场、廉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等形式,增强教育直观性、震慑性,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
“没有平时的‘敲打’真不行,违纪违法案例中,很多人都是不知不觉中碰到了高压线”、“为了个人利益而违纪违法,真是不值,国家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想想真是为他们感到惋惜又痛惜……”阜康市不少党员干部或扼腕叹息,或感慨良多。“围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剖析案发原因、规律,查缺补漏、建章立制,推动以案促改工作落地生根,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的必然要求。”阜康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阜康市注重举一反三,建立廉政教育+文化模式的方式,积极挖掘本地资源优势,以清廉典型学习、系列警示教育、党纪法规测试、家庭助廉等方式,举办廉政大讲堂109场次,组织全市各单位观看《蜕变》、《镜鉴》、《警世钟》等教育片87场次,以阜康零距离、瑶池清风媒体平台,发布纪法知识、审查调查、典型案例通报信息70余篇,印发《致全市党员干部及家属一份信》和信访举报明白卡20000份,先后拍摄了《土地流转背后的贪婪》、《好家风、立家之本、兴邦之源》等警示教育和公益宣传片,发挥警示、震摄作用,实现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的转化。
“查处只是手段,预防才是根本目的。从缺信仰、丢党性,罹患‘软骨病’中查摆剖析,从越底线、踩红线,漠视纪律规矩中查摆剖析,以案促改,既是治标之举,又是治本之措。通过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强化了权力监督制约,优化了政治生态,为我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阜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马鸿铭告诉笔者。(阜康市纪委监委 俞军山 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