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昌吉市:抓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一体推进“三不”长效机制

日期:2019-11-25 10:36:25
文章来源:纪委

  “我今天过来是向组织坦白我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希望组织能够宽大处理······”。近日,一名党员干部走进昌吉市纪委监委机关,主动交代自己的违纪行为。这也是今年以来,第6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的情景。

  今年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在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注重发挥案件查办去“病根”作用,做深做细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真正达到了“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综合效应,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用好“活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看着一个个违纪违法案例,我对‘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始终坚守入党时的初心。”

  今年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坚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把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作为落实“三不”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定期在重要节点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做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达到以案为鉴的目的。今年共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观看警示片230余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00场,受警示教育人数近7000余人(次)。同时,注重发挥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反思材料和警示教育通报作用,探索建立“审查调查+群众工作”机制,深入被审查调查对象工作圈、生活圈,精准画像,剖析原因,力求从内心深处触动其他党员,防止党员干部在接受教育中“看戏”而不“入戏”,把教训当“故事”听。今年,先后编印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及其教训警示通报,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起到查处一人、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零距离”旁听庭审,释放“不敢腐”的震慑效应 

  “我在担任村主任期间,没有真正管好自己。我的行为,对不起全体村民,更对不起党。”在审判法庭上,面对检察机关指控,昌吉市某村原主任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看着昔日一起并肩作战的人,现在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国家的审判,我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今天的庭审,给我们画出了红线、底线、高压线,做到经得起诱惑,谨慎用权、干净做事。”

  坚持“零距离”开展警示教育。今年,昌吉市纪委监委把旁听庭审作为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的“警示课堂”,使警示教育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持续释放“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同时,坚持用同级干部典型案件来教育同级干部,切实强化警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今年,先后组织案发系统单位党员干部开展“零距离”旁听庭审4次。在“教育+震慑”的双重影响下,已有6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自首。

  

  以案促改,标本兼治去“病根”

  “张某在担任村党委书记、主任期间,把公权当私权,为自己非法牟利·····”

  “问题不能一处了之,代价不能白付,教训不能重演,问题不能再发。要把以案促改做深做透,把建章立制做实做细,扎紧不能腐的篱笆。”昌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突出审查调查综合效果,深化标本兼治去“病根”的效应,建立以案促改工作机制,要求涉案单位从制定以案促改实施方案、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查摆剖析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形成专项整改报告等六个方面入手,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的公安、住建、交通运输、财税系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推进审查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共向发案单位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10份,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建章立制15条。

  

  固本培元,发挥廉政教育的侵润作用

  发挥廉政教育的侵润作用,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在全市举办“清风廉韵”书画摄影展、廉政主题演讲比赛、家庭助廉活动、打造廉政阵地、拍摄廉政微视频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今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廉政主题活动37场次,打造廉政街头文化游园、廉政文化走廊、家风家训馆15处。 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将我市红色记忆博物馆作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努力培育党员干部的政治气节、政治风骨。今年,共组织80余批次12000余名党员群众接受了红色教育。

  

  (昌吉市纪委监委  刘文斌、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