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深学细照笃行 推动《规则》《规定》落地生根 --昌吉市纪委监委制定“12+3”调查措施规范

日期:2019-11-01 16:32:11
文章来源:纪委

  自《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印发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把学习掌握、贯彻应用《规定》《规则》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验,作为提升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支撑,苦练内功,忠诚履行党章、宪法赋予的职责,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实现了执纪与执法同向发力、精准发力。

  --在学深悟透上狠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规则》《规定》的制定出台,是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我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学好这两部法规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练好基本功上出硬招,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昌吉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制定《规则》《规定》的基本精神,努力在理论武装、政治站位、业务能力、专业水准上找差距,克服工学矛盾,把《规则》《规定》全员培训学习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基础工程,委机关雷打不动周一、周三开展晨学,周五举办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大培训活动讲堂,班子成员当好“种子”教员,逐句逐字,深研细读,做到学原文、悟原理。今年以来,委机关开展晨学91次,专题学习《规则》13次,专题学习《规定》6次。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实战实训落实到一人一岗,通过选派跟班、跟案锻炼、实战模拟等形式,真练兵、练好兵,杜绝“纸上谈兵”。班子成员主动下沉到所联系乡镇(街道),对标找问题,对表查弱项,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做细做实“回炉”“补课”功。同时,坚持在倒逼中提高落实成效,围绕“一法两规”开展闭卷考试并通报成绩,责令5名考试不及格干部做出深刻检查,有效的杜绝在学习中出现走形式、走过场。

  --在规范程序上狠下功夫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名新兵,工作中对调查措施重要环节、关键节点拿不准的,对工作程序不清楚的,都能在‘12+3’模板中第一时间内找到答案,工作流程可以随时用,随时学,看完就能会、拿来就能用,该手册即方便又利于操作,促进工作规范运行,有章可循。”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纪工委书记、派出监察办公室主任潘栋梁激动的说。

  自《规则》《规定》实行以来,昌吉市纪委监委针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政策多、程序多、新手多的现状,在抓好落实的基础上做好“精装修”,把权限、责任、标准和程序明确起来,做到执纪执法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提高审查调查质效。一是对标对表,精准提炼。对照《规则》《规定》中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制定《昌吉市纪委监委执纪执法审批报告索引》,梳理31类53项审批报告事项,将各个环节可视化,实现审批程序、审批权限更高效、更精准,又起到了强化监督制约、全程管控,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二是创新模板,提高质效。组成专项研讨组,紧扣“一法两规”,创新规范“12+3”模板,精准提炼15项调查措施相关要求和规范,制作《昌吉市监委15项调查措施规范(试行)》手册,针对谈话等15项措施,从措施概念、实施对象、构成要件、实施主体、纪法规定、实施程序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三是挂图作战,便于操作。对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审批报告、初核立案、分片协作等核心内容进行提炼,规范流程程序,编制13张图表规范监督,全委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按图索骥、有图可鉴,形成了用制度管理、用流程管事,清晰易行的工作机制。

  “只有程序规范,执纪执法才能硬气。我们一定要在法规制度的笼子里头来创新,决不能跳出笼子去创新”。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说道。

  --在执行落实上狠下功夫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则》《规定》给我们明确了监督执纪执法权力有哪些,什么必须为,什么不可为。我们一定要坚持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确保利剑永不蒙尘”。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昌吉市纪委监委将《规则》《规定》一字不差、不打折扣的应用到执纪执法全过程,做到纪法双施双守,实现纪法贯通顺畅、法法衔接高效。一是规范内部审批文书。从办案程序、审批文书、审查调查文书、“走读式”谈话安全文书四个方面67项内容进行规范,制定文书模板,改变了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程序不清、档案文书样式不一的现状。二是紧扣重点环节。在线索处置环节,制定《问题线索处置和集体排查会议制度》,绘制《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图》,定期召开协作区问题线索研判会,集体研判、明思路、把方向。今年已召开问题线索研判会70余次。在初步核实环节,总结提炼了“五步工作法”,(即研判问题线索,制定初核方案;制定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方向、查询调取;谈话函询;形成链条,作出结论),为案件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审查调查环节,组建协作区,把乡镇(街道)、派驻(出)机构、巡察组与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联动,提升审查调查质效。在案件审理方面,建立案件质量交叉互审机制,压实办理质量。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发挥《规则》《规定》“紧箍咒”“护身符”作用,健全完善内控机制,加大内部监督。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五色分类”廉政档案,按照“一人一档”进行动态管理。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家访活动,将监督触角从“工作圈”拓展到“生活圈”,掌握8小时以外动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及时“清扫庭院”,今年以来,给予纪检监察干部党政纪处分3人,约谈5人,组织处理3人。(昌吉市纪委监委 刘文斌、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