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常服“清醒剂”用好警示“良方”

日期:2019-09-30 12:03:54
文章来源:纪委

  “自己脸上的灰尘自己又看不到,希望同志们开诚布公地给我指出来,我逐一改正。我要以李某、黄某、姚某等人的违纪违法案例为镜子,找不足、常警醒。”

  “监督责任要认真履行,乡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

  “张副书记分管办公室,在干部管理上存在老好人思想,管理存在宽松软问题,希望在售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

  在近日木垒县英格堡乡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委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的一个场景。

  惩治是廉政教育最力的手段,警示教育是廉政教育最有力的措施。近年来,木垒县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在“廉”“教”二字上做文章,思考研究谋划如何治愈和减少“森林”中“病树”“烂树”,从而一体推进建立不敢、不想、不能机制。一是党纪条规学习见缝插针。邀请自治区党校教授结合典型案例专题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刑法》《刑诉法》等,体现纪法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现身说教见缝插针。组织乡镇部门党政正职赴县看守所、县纪委监委机关“走读式”谈话场所“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现场开展现身说教,体现警示教育和针对性。三是廉政党课见缝插针。结合中心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日、主题党日、以案促改等时机,乡镇部门党组以警示教育片《任性的代价》、《初心遗忘之后》等,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开展廉政谈话。四是廉政谈话见缝插针。针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提醒谈话,帮助问题单位和个人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查找制度漏洞。

  “许多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都因小恩小惠小利慢慢滑向泥潭,不能自拔,廉政教育、警示提醒、谈话函询要经常开展,党员干部就会敬畏法纪、遵守纪法,不敢、不能、不想的堤坝才能一步步筑起来。”该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

  截止目前,该县已开展廉政培训321场次,警示教育112场次,廉政谈话1471人次。(木垒县纪委监委   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