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作为负责民政工作的村干部,对申请低保家庭入户调查核实工作审核把关不严,多次入户核查均未掌握木某夫妇属国营牧场职工且已领取退休金的情况,违规将木某一家纳入低保家庭......”这是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教育月中,呼图壁县大丰镇等乡镇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通报的案例,该镇200余名党员干部聆听了这堂严肃的警示教育课。
为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着力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呼图壁县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案”“剖”“促”“改”四个环节,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以案促改专项治理工作。
以“案”为基础,触动神经,入脑入心。聚焦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线索集中的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全面摸排虚报套取、优亲厚友、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线索 39条,问责10人,选取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陶某等6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予以通报曝光,形成强有力的震摄效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提醒做到自律自重自省,真正起到触动神经,入脑入心的作用。
以“剖”为途径,深挖根源,找准病症。紧盯扶贫领域中腐败和作风问题,认真剖析,深挖根源,找准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及其党员干部对照典型案例,谈体会、找不足,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关键环节,做到以案析理、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达到吸取教训、自我警醒、筑牢防线的效果。
以“促”为关键,兴一反三,推进整改。对相关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的形式督促整改,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7份,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00余人次。结合典型案例,上好专题廉政党课,让反面典型案例时时警醒党员干部。
以“改”为目标,查漏补缺、标本兼治。针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和走访了解等方式,看原因分析是否透彻、廉政风险是否找准、防控措施是否过硬、成效是否明显。切实做到“三个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警示效果不明显不放过、制度建设不完善不放过。
“我们要有效激发‘不想腐’的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呼图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呼图壁县纪委监委 王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