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现在柏油马路通到了我家门口,就是下大雨也不用担心了!这要感谢咱们的工作队和村干部,感谢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啊!”看着修好的柏油马路,七户乡东塘村村民魏育军感慨地说着。
七户乡是奇台县最偏远的一个乡,七户乡东塘村交通闭塞,村子里大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都是泥,即便是晴天,汽车一过,路上也满是尘土飞扬。一直以来,道路不畅不仅影响着群众出行,还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原村务监委委员会主任、现任监察信息员李美玲回忆并陈述着:“2017年9月,村第一书记争取到通村油路项目资金1100万元,修建出村道路22公里;2018年7月,村第一书记申请派出单位对东塘村主干道两条道的路面进行修补,并争取农村公路安保项目资金80万元,为村主道路安装波形梁护栏、标志标牌、护柱;2019年5月,村第一书记争取项目资金132.5万元修建了东塘村二组至村委会2.65公里的柏油路。在这三年中,我也当了不少次的‘刺头’,总是有事没事地在修建的路上转悠,也没少给村干部‘找事’,现在路通了,群众笑了,感动和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更乐在我们的心里。”
“农村公路不光要建好,还要管好、护好,三分建,七分养……”工作队队员、县交通局工程师阿克木汗·阿巴旦在入户时向村民宣传道。工作队和村“两委”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共同制定村道村管的管理养护机制,将道路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现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主动承担道路管护工作的监察信息员说“现在的路这么好,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每天早上我都会把门前的路打扫干净,同时,还要带动周边的左邻右舍共同清扫路面,爱护路面。”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直达各族群众家门口,甚至直达农田,制约当地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消除。有了平坦的柏油路,东塘村各族群众敲开了幸福的大门,逐渐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58岁的罗治国发展了特色养殖,在村里养了500多只红嘴雁,随着东塘村的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好,罗治国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今年我养的500只红嘴雁,纯收入有8万元。以前路不好,好多老板也不愿意来收购,也赚不上钱。道路畅通后,老板来的一年比一年早,生怕被其他老板先买走了。”罗治国开心地说。
村民李永刚在村里开商店十多年了,以前交通不便,除了几亩薄田,大部分时间就守着店挣几个零花钱。路修到了家门口,他从县城拉上生活用品和新鲜的蔬菜瓜果到村上卖。“我一天跑着不闲,仅半年就赚了3万多元。”李永刚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大路无言,民心有碑,看着一条条村通油路,这一路,有咱们工作队的身影、有村干部的汗水、有监察信息员的脚印、有老百姓的喜悦,见证了党的干部一心为民、情系百姓的真情。(奇台县纪委监委 党雁莺 靳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