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没有及时进行清退,导致该类人员长期违规享受低保补助,背后是否存在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优亲厚有的行为?我认为这才是镇纪委、派出监察办公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近日,昌吉市纪委监委召开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协作区问题线索、信访转办件分析会。会上,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市纪委监委相关部室负责人和所联系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干部面对面,共同逐一对各乡镇街道问题线索、信访转办件进行分析,帮助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梳理初核方向和下一步工作步骤、程序。
据悉,为切实提升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在监督执纪能力上存在的短板弱项,打破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上存在的“瓶颈”,实现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昌吉市纪委监委在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学纪法强本领提质量”大培训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了“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协作区联系区制度,形成了市纪委监委干部与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一帮一、手把手,共同提高、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
“协作区联系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全市16个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按照地域分布和部室负责的业务特点,划分为4个办案联系区域。每个区域都指定明确所联系指导的班子成员和责任部室及责任人,参与到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出监察办公室日常的监督执纪中,手把手、面对面进行业务指导。”昌吉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为保证协作区监督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工作扎实有效,协作区联系制度坚持“办案主体不变、协办重点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统一管理调度、坚持共同提高”五项工作原则,明确协作区案件受理范围、协作办案程序和方式。同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每个月至少参加1次案件分析,每个协作区每周召开不少于1次案件工作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负责疑难案件,通报协作区案件查办等情况。
“协作区的建立,可以说在根本上解决了我们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不会监督、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线索和信访件,我们吃不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时,我们就和市纪委监委联系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部室坐下来进行研究分析解决。在分析解决的过程,我们的办案思路和相关程序也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昌吉市六工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昌吉市监察委员会派出六工镇监察办公室主任谢蕾高兴的说道。(昌吉市纪委监委 刘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