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在推进“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运行中,积极探索“精准指导工作法”,针对综合执法中心派的对不对、部门接不接、办得好不好等问题进行现场核实,指导派好“每一单”,确保上报、下派、落实每个环节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让群众满意。
规范指导,“交办”源头更精准
“车站后院的5栋散楼长期没有物业管理,垃圾到处堆放、电梯损坏停用、车辆乱停乱放……群众对此意见特别大,这个问题能不能交办镇综合执法中心派单解决?”在玛纳斯镇园林社区分析研判会上社区主任刘海燕建议道。
自“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实行以来,玛纳斯镇各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各类问题线索300余条,在指导中发现,其中有270件可自行解决问题。但是,在交办过程中,社区党总支将本来可以自行解决的30件问题上报综合执法中心要求派单,当了“甩手掌柜”。掌握情况后,县委组织部6名专项指导组工作人员分成3组,赴10个社区手把手进行指导,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按照社区职能范围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派单,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自行解决,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这样面对面的指导方式特别好,我们会根据反馈的问题立即整改,一定按照社区职责落实好“派单接单” 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有人办。”玛纳斯镇新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建华认真地说。
压实责任,“接单”流程不空转
“‘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点多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执法中心要掌握各部门单位的职责范围做好“派”,而各部门单位更要认真履职做好“接”,不能乱派单、打乱仗。”玛纳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励云在部门协调会上再次强调道。
针对前期工作中综合执法中心出现的派单不精准的问题,县委组织部召集全县17个部门单位召开专项会议,对此项工作和各自职责进行了再明确、再部署、再安排,做到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
“自来水二级管网维护的问题是属于小区物业公司管理的范围,我们确实解决不了。”供水总站党支部书记韩斌在协调会上说。“像自来水管网的问题,我们以前还真不知道一级管网出现的问题该派给哪个单位,二级管网的问题又该派给哪个单位,通过指导组再次明确后,就能更清楚的派单了。”玛纳斯镇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张亮介绍说。
对于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玛纳斯县健全“收集问题、分析研判、派单协调、接单落实、意见反馈、定期回访”的工作流程,建立起各部门单位“一纸派单、多方联动”的闭环工作机制,营造出了“一呼百应”的良好工作氛围。
跟踪问效,“单单”落地见成效
4月11日,玛纳斯镇综合执法中心接到南城社区交办单,该辖区亚中小区A区16号楼地下室漏水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立即派单处理。综合执法中心经过分析研判将该“单”派到了县住建局,县委组织部指导组迅速赶往现场跟踪指导。经过专业人员测试,很快找到了漏水管道的位置,将漏水管网进行了更换,并对地下室积水进行了清理。“拿上单子以后,县委组织部指导组带领社区干部和我们现场交接,讲清了漏水的大概位置和范围,并建议联系物业一起解决,正是掌握了这些详细情况,才使得维修位置更准、速度更快,本来需要5天解决的问题3天就解决了,地下室恢复了正常使用,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更认可了。”住建局党委书记王辉介绍说。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队结合入户走访对部门接单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群众的满意与否成为重要依据;玛纳斯县委将部门单位接单办理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提升玛纳斯镇综合执法中心的话语权;县委组织部专项指导组对部门接单响应、落实进度、办理效果进行全程监督,对落实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进行约谈提醒,对“不作为、慢作为”造成一定后果的,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问责处理,通过三方联动,确保“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取得实效。
“通过组织部面对面精准指导,实时跟踪办理,提高了我们派单接单的效率,使派、接、办环节之间也更加顺畅,今后,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做法,持续用力做好此项工作,为群众解决更多的急事、难事。”玛纳斯镇党委书记郑磊坚定地说。
截止目前,县委组织部专项指导组按照精准派单、限时办结、群众满意度等内容掌握各部门接单办结成效,对玛纳斯镇综合执法中心派单部门进行跟踪指导5次,现场指导整改问题11项,先后对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并在绩效考核管理中扣除相应分值,有效解决了以往部门单位存在的“庸懒散拖”等不良现象,干部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部门效能得到了有效提高,保证“派单接单”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玛纳斯县“访惠聚”办公室 吕荣、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