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县乡村三级监督合力,使‘微权力’得到约束,微腐败得到治理,我们要充分发挥村(社区)监察员宣传员、保障员、信息员、监督员、服务员 ‘五员’作用,解决我们监督‘神经末稍’的问题。”木垒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
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为加强乡镇、村(社区)干部的监督,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木垒县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延伸监督触角,强化乡村两级监察员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村(社区)监察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为增强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县纪委监委专门设置课程,对“如何在走访中发现和排查问题”进行专题培训,邀请县扶贫办、农业局等部门业务骨干讲解《扶贫工作政策》《惠农政策》等,通过本区域易发多发案例为突破口,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培训方式上突出灵活性。在开展常规“走下去”“请上来”等培训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班子2名成员带领业务骨干部分赴11个乡镇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工作督导暨业务培训,召开67个村(社区)聘任的村监督信息员进行座谈会,对在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复。三是实战锻炼上突出敏锐性。为配备村(社区)聘任的村监督信息员《工作手册》,将监察信息员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监督举报方式、线索受理范围、走访记录等内容纳入其中,配备哈汉两种文字的“两册两单”工具书,《惠民政策明白册》、《双语培训参考册》和《扶贫政策宣传单》、《线索摸排宣传单》,做到人手一份。搜集编印《不可触碰的底线!》口袋书,汇集各类典型违纪违规违法案例,作为村(社区)监察信息员宣传和学习资料。四是工作机制上突出科学性。探索建立村(社区)监察信息员奖励补助办法(试行),按照建言献策、开展监督、入户走访等工作任务,依据发现问题的程度根据县乡村三级分析研断情况分别赴分奖励补助,坚持监察信息员考核制度,将参学参训参会、考勤、工作业绩等情况纳入年底评优评先工作。五是县乡村三级联动上突出实效性。坚持每周三科室主任业务讲坛,乡镇、村(社区)利用国旗下宣讲、干部夜校、党员培训等时机不断业务能力,乡镇派出办公室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联系点制度,通过“县+乡”“乡+村”编组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截止目前,县纪委监委集中开展专题培训8期,累计培训县乡纪检监察干部450人次,乡镇累计开展培训130场次2310人次,实战演练24场次。(木垒县纪委监委 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