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手记】家俭则兴,事亲则顺

日期:2019-02-28 18:24:38
文章来源:纪委

  晚饭过后,像往常一样,洗洗漱漱,整理着卧室的杂物。从客厅里传来婆婆和小妞儿“咯咯”的笑声,时不时还夹杂着儿子雀跃的呼声……停了手里的活儿,走出去静静的站在原地,看着祖孙俩好似同龄的玩伴一般,你来我往的把玩着一只小小的竹蜻蜓,小儿坐在椅子上,视线紧随着忽上忽下的玩具,双手拍打着、叫嚷着,显然,他也身在其中,一种温暖在我心头肆意攀爬……

  伴着这欢声笑语继续忙碌,脑海中隐约出现“家风”二字,一系列的画面,似流光放映般在心中飘过。

  人皆有家,有家就有家风。

  谈起我家的家风,想起生活的点滴,这些点滴事物看似稀松平常,却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浸润了我的一言一行。家俭则兴,人勤则健。印象中父母亲常教育我们要以俭持家,保持生活俭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儿时的我们就知道,吃饭都必须要“光盘”,直到现在,父亲也长会在茶余饭后叮嘱着“娃娃们啊!粮食糟蹋不得……”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也为人父母时,慢慢懂得,勤俭节约,不仅可以家兴,更是一种理念。女儿的出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为父为母要以身作则,糟老师常常会在饭桌上提醒孩子,多时都会盯着孩子吃完最后一粒米才能下桌,偶尔,孩子眼大肚小,剩些饭菜,这也就成了孩子的心病,央求着我们帮她吃完,才放心的离开。书桌上有一个方形的盒子,装满了孩子上学以来所有用过的铅笔头,我满是好奇的问她怎么留着,孩子的一句话让我动容,“爸爸教我一个好办法,铅笔头套个笔套,就变长了,还能用很久……”虽说女儿要富养,可我却觉得这种“穷养”是可以让她受益终生的。

  百善孝为先。讲到家风,最重要的便是“孝”。立身行道,始于事亲。自从我们纷纷成家,离开父母各自为营,也都开始忙碌着,但不变的是每周不论多忙,都要抽空去探望他们,短则促膝闲谈,长则一顿家宴,不为一口吃食,只是那份相伴,像极了我们儿时,父母无论多忙多累,哪怕到了夜里,忙完了我们的功课,还要骑车去看看爷爷奶奶,也只为看上一眼,唠上一句。印象中兄长除了出差在外时,基本每周都会固定回家,也只为能亲手给父母做一顿饭、打扫一下卫生,亦或东家长西家短一番。百善孝为先是家人用行动给我上的最为生动的课堂,也是我家的家风传承。如今,孩子也效仿着我们,主动给奶奶倒水递物,提醒吃药,哪怕在路上见到了陌生的老人,也会毕恭毕敬的让路搀扶。这便是“孝”,是大德,更是需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好家风……

  夜静了,看着孩子们甜美的睡像,听着钟表滴答作响,慢慢的,合上了回忆的窗,我的家风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记,虽都是些日常琐碎事件,体现的却是我家可爱温馨的一面,我爱我家! (呼图壁县卫计委  马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