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纪检人·手记】让我们在一起在风雨中同行

日期:2018-06-04 16:29:44
文章来源:纪委

5月23日夜,风呼呼刮着,雨不停地下着。孙艳萍是4月中旬新调整给我的结亲户。从3月份至今,她一直在乌鲁木齐医学院照顾得白血病的丈夫。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亲戚夫妻俩都是80年出生的,年龄比我还小2岁,本来这个年龄段是幸福的家庭,可天公不作美,突来一场大病,打破了家里的沉寂。她的丈夫张红喜2017年11月查出患急性白血病,已在医学院花费治疗费用50多万,4月份做了骨髓移植手术,目前仍在乌鲁木齐市住院治疗,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还欠了一堆外债。

得知这一消息,我多次与孙艳萍本人联系,做她的思想工作,给她讲相关可以享受的救助政策,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她。期间,我先后6次与村“两委”、工作队,镇民政办、市民政局咨询沟通,为其申请办理了民政救助资金大概有3000元左右,虽然杯水车薪,但也算尽到自己作为结亲干部的一份责任。目前我正在为亲戚跑办医疗救助。

与亲戚一家同甘共苦

刚开始的时候,看着亲戚的公婆无助无奈的表情,我就经常与亲戚的公婆和他的儿子唠家常,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忙做些家务,鼓舞他们向前看,重新振作起来,一切困难都会过去。

亲戚家里很简陋,躺在小客厅的床上,蚊子在我眼前嗡嗡作响,我辗转反侧,有时候睡不着。“天明催牛去,蚊蝇绕眼前。中午田地里,烈日晒白身。”我回忆起自己苦涩的童年,我在农村长大,与改革开放同龄,切实感受到40年来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亲戚的公婆都是生于40年代,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切身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我与他们一起回忆过去,一起憧憬未来,他们都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都珍惜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好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亲戚的儿子14岁,今年念初二,感觉比其他同龄孩子成熟许多,每天放学回家就在灰暗的灯光下做作业,每天早晨三四点就起床学习。

父亲的一场大病,让他一下子长大了。他要保住父亲的生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骨髓移植给了父亲。他知道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他的爷爷今年76岁了,因肺部感染住院一周刚出院,奶奶也72岁了,每天要起早贪黑做馍馍去市场上卖,这是家里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平时爷爷奶奶给的零用钱都不舍得花,在父母不在的几个月里,与爷爷奶奶毫无怨言的一起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24日早晨,雨一直下着,我塞给他100元钱,让他买点学习用品,他不舍花,转手就交给他的奶奶给保存着,等需要的时候再问奶奶要。

我鼓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懂得感恩,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困境中长大,有空时候帮爷爷奶奶做些家务,争取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将来做社会有用的人,以此来回报家人和社会。

结亲住访四天,感受良多,让我体会最多的是,要真正做好当前结亲住访工作,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凡是本本主义,照抄照转照办,而要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切实“沉”下去,体恤民情,真抓实干,与群众同甘共苦,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才能真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阜康市纪委监委 魏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