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温馨热闹的婚礼于2016年8月30日在木垒县照壁山乡北闸村红白喜事大厅落下了帷幕,这场婚礼给该村村民袁红霞一家节约了2万多元。普通的一场婚礼,却赢得了全县各族党员群众为之“点赞”。
事情还需从头说起,全国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木垒是其中之一,全县有汉、哈、维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3.2万人,占总人口的36%。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民族习俗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个别党员群众攀比心理滋生,特别是婚丧嫁娶、小孩满月、乔迁新居等事宜越办越阔气,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形成了无形的经济压力。
民生无小事。2016年6月,该县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共党员及公职人员婚丧嫁娶喜庆事宜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各族群众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两项规定》的出台,顿时在这个边陲小城“炸开了锅”。一项工作的推动需要持之以恒的锐气和担当,该县纪委监察局率先挑起了这个“重担”,纳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治理范围,率先从中共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抓起。杨作成是该县东城镇一名普通的党员,2016年在某小区购买楼房一套,2017年1月,他邀请亲戚、朋友、战友、邻居等人举办乔迁喜宴,待客12桌参加人数100余人,违反《两项规定》,木垒县纪委给予杨作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该县党校副校长阿力达尔儿子阿某在木垒金殿酒店邀请其朋友参加自己的婚礼,宴请6桌60人,阿力达尔在明知儿子阿某已经举办过婚礼的情况下,又分别在其他2家酒店分批次邀请亲戚、朋友举办婚宴,且邀请人数超过规定人数。2017年7月,阿力达尔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一件件案例,在全县引起阵阵波澜。
党风正则民风淳。该县博斯坦乡三个泉子村青年赛米·司马义为自己的婚礼准备了1万元现金、15只羊,计划大办一场“高大上”的婚礼,在村红白理事会工作人员的宣传和教育下,只杀了10只羊,请来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吃抓饭、手抓肉,既简单又不失传统,还把节约的1万多元购买了20只生产母羊。白杨河乡高云山父亲去世,由红白事理事会操办,只设便宴招待了亲朋,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强坦言:“以往村民遇到红白喜事,尤其是白事,按老风俗老人去世后,在家里存放时间越长越显“孝心”,一天到晚流水席钱如流水,且把主人家都累得苦不堪言。现在不一样了,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老人去世后,最多也就停放三天,主人也能轻松一点。”
一个小小的举措,带来了得到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如今,全县干部群众节俭办事蔚然成风,我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明新风必将吹遍角角落落。(木垒县纪委 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