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翻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看到扉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字,总是心潮澎湃,重拾初心的那段历程便历历在目。
有一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屁股做到沙发上就像瘫了一样,似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最近工作怎么这么压头啊,做了半天也不知道有用没?唉!真不知道一天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我工作每天都很忙,从一上班开始就不停的忙,有些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一边叹气,一边发起“牢骚”来。
看我情绪不佳,老公拍了拍我的头说:“饿了吧!走,我们去吃烤涮。”
“我们之所以工作,不光是为了工资,也是为了通过工作取得的成果实现自身的价值。虽然你现在觉得很苦很累,但是完成了以后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你会有一种成就感的。”老公边走边推心置腹的说。
听了他的话我心想:领导交办的工作肯定是要尽职尽责。
完成的,那是一份责任。但是,我的岗位如此平凡,哪里能上升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度?讲这些大道理不就是为了安慰我罢了。
就在我内心波澜起伏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那是2016年11月的一天下午,窗外的雪沸沸扬扬地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有人轻轻敲了两下门。
我抬头一看,一位满头银发、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右手提着布袋,左手还保持着敲门的姿势,身上还披着厚厚的积雪。
“原来是张家奶奶呀,您这时候怎么来了?有什么急事吗?” 我赶紧迎上去帮老人拍打身上的积雪。
“我来帮我老伴儿交11月的党费。”
“交党费呀,您怎么不等天气好了再来,或者打电话让我们去取也行,都这么大年纪了,下雪天出来多不方便啊!”
“你不知道,我家老头子固执得很,他坚持说,一定要按时交党费。他因身体原因来不了,但要我务必准时帮他上交,下雪也不能耽误!”
“这总共是53.4元,零钱也不用找了,这次交60元。”说完,老人颤巍巍地把钱递了过来。
看着老人认真而又吃力的样子,我们都很感动。张家奶奶的老伴儿张洪福今年79岁,是一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原是州供销社的纪委书记,退休后一直坚持按期交纳党费。然而,退休后他一直病魔缠身,两次脑梗,三次大手术,出院后瘫痪在床,生活都不能自理,却仍记得按期交纳党费。
老人的这种对党忠诚,时刻勿忘党员义务的精神,让我内心甚是愧疚。我们党费交了,确有时因为工作忙、事多,没有做到按月交;有时因为自己分内的工作繁杂,而推三堵四,甚至发牢骚、惰怠,完全把党员身上所具有的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秀品质抛掷脑后,似乎完全淡化了一样,也正因为如此一时间工作开展缓慢,事业陷入低谷。
我的脸上火辣辣的,我的身上就像皮鞭再抽。潮湿的心就像雨后的叶儿,经过冲洗后清新翠绿。脑海中顿时闪过入党时面对党旗宣誓时的景象,似乎有人一次次的在发问:同志,可还记得当年在入党志愿书里亲手写了什么?
我努力回忆10年前入党时的情形,令我汗颜的是我记不得我写了些什么。但那时的心情至今难忘。那时的自己,激情燃烧,信仰坚定,为了达到合格党员的标准,可以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
我又一次翻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又重温起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笔一划地写在笔记本扉页,也深深刻在自己心里。
从那以后,我更加认真地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逐渐扫去蒙在初心上的灰尘,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而工作?渐渐地,我考虑个人得失少了,眼界更开阔了,思路更清晰了。
作为一名纪检专干为配合纪检组长抓好党员干部日常的党纪党规教育,我默默地总结了州供销社党员在思想教育、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辗转反侧考虑着党纪党规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廉政教育针对什么内容开展较好?建言献策,提出了“专家导学+党课引学”、“专题研学+网络助学”、“结对帮学+实践活学”、“学中查+查中改”的学教方式,使活动载体、学教形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
今年,区、州党委全面启动了“学转促”专项活动,昌吉州供销社也紧锣密鼓的将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使活动有序推进并有成效,她积极谏言,在支部中创新性地开展“四个坚持”强思想活动,即:坚持集中学、坚持党课授、坚持大家讲、坚持讲堂颂,使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学深、悟透,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十项重点整治”和“四风”“四气”突出问题表现方面,制定了“六八”问题对照清单,谏言通过采取“列清单+定措施+晒公开”和“制度管+督导推+绩效考+奖惩促”等方法,抓实问题整改,引领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年来,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党性修养,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领导、同志们普遍好评。
(昌吉州供销社 俞瑞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