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小书记”有了“大本事”

日期:2017-09-19 19:06:30
文章来源:纪委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沈君泽扎根基层,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他奉献基层,为一方百姓谋福利, 树立起了又一座时代丰碑,成为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楷模。

  出生于1975年的沈君泽,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3月担任木垒县白杨河乡西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干就是八年。每当他面对鲜红的党旗时,常常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群众多半好事实事,使西村各族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西村地处山区,乡村道路坑洼不平,村民外出非常不方便,沈君泽多方跑办,筹资20余万元修路,他整天泡在工地上,扛水泥、拌沙浆,一身土一身泥, 就这样修出了一条长 1.2 公里、宽4米的乡村硬化道路。沈君泽多方协调,带领村民一起挖管道,引水入户,有效改善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3条U型防渗渠,推平了800亩高低不平的山坡地,致力发展养殖业,开展牲畜品种改良,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增加农牧民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在沈君泽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不但还清了30多万元的欠款,村集体的账户上还有了7万多元的结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8年,刚刚上任不久的沈君泽首先对土地界限不清的问题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群众互相监督,公平公正的解决。土地纠纷解决之后,针对集体土地低价承包的问题,他经过多次交涉终于收回了村集体1000多亩机动地,重新公开对外承包,这样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村干部们个个信心倍增,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

  沈君泽上有60多岁的老父亲,患有腰椎病常年在家休病,下有刚刚上小学的女儿,妻子又在家务农。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收入并不宽裕的普通家庭,却做到了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地为群众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逢年过节,沈君泽都会出现在五保老人、低保户和病灾群众家里,给他们送钱送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低保户汪文英在农忙时因突发意外死亡,他的妻子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儿女也不在身边,沈君泽忙前忙后帮助料理丧事,却忘记了在地里掏苗的妻子没带午饭,等忙完已接近下午4点,他才想起接妻子回家吃饭的事。妻子知道后并没有生气,宽慰他说:“家里劳力本来就少,中午回去吃饭太耽误时间,苗再不掏出来就会被晒死,他家的事比较要紧,你忙完了下午早点来接我就行”。妻子的支持让沈君泽特别感动,这也是他一心为民的动力源泉。2015年6月洪灾期间,沈君泽彻夜组织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在各个居民巷道帮助排水,查看漏雨受灾情况,半夜三点,他发现村民冯爱元的房屋后墙有裂缝,及时叫醒正在熟睡中的冯爱元夫妇,让他们到村委会或就近邻居家避雨。雨停了,几天没有休息的沈君泽,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不知他雨夜里摔了多少次跤,手、胳膊都擦破了,身上也满满的都是泥巴,父亲看着他心疼的直掉眼泪。

  沈君泽常说,当村干部容易,但当一名好的村干部不容易,要当好村干部,就要大公无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3年来,无论是担任西村的副职干部,还是担任正职一把手,他始终坚持大公无私的原则,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过多少人自己也记不清了。他任职以来,连续8年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