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风”问题,我时常会想到父亲曾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确,这句话字字珠玑,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智慧的总结。哪怕到了今天,其真理性任不过时。如果我们去研读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就会发现,这些理论观点与这句话的理论完全吻合。古往今来,从文人墨客到达官显贵的持家以及教育子女的理念上也能找到这句话的佐证。忠厚人家,书香门第,总是孕育美好人才的摇篮。
与人为善方可与恶远之。与恶远之方能安宁顺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与争,因而决定了水的作用和价值,真善无敌!——水能利万物,水也能覆万物! 正直,是一个人用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方法做出正确的事务,不能损人利己,更不能损人损己。正直所体现的是人格魅力。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忆往昔,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给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的现象。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们当年支边的经历,支边生活的艰苦,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我想。
看今朝,我已经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公务员,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
优良的家风,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社会风气是好的家风组成的。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无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相传,融入了每个人的血脉。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按照习近平主席所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那么无数家庭的好家风,会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正所谓“天下兴亡,家风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