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筑牢监督“防火墙”。紧盯关键部门和热点问题,聚焦工作薄弱点,出台《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惠农资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加大对土地出让、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清查和纠治党员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违纪违法行为,推动监督管理向基层延伸。
坚持抓早抓小,建好干部“保护网”。深入开展“抓早抓小”工作,探索建立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的常态化机制。出台《关于对重大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剖析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定期对典型案件进行剖析,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和执纪审查的治本功能。制定《关于对受到党政纪处分人员加强教育关怀的实施意见(试行)》,采取回访、教育、疏导和激励的关怀方式,引导受处分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近期,计划分层次对26名受到党政纪处分人员进行教育关怀。制定《县直机关单位中层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对涉及人事、财务、物资、工程、审批等关键岗位的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通过“抓早抓小”保护干部,防范因长期在固定岗位工作,形成利益圈,出现违纪违规行为。
坚持正面激励,引领用人“风向标”。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备条件,一手抓培养锻炼,一手抓选拔使用。严格落实《“两好三往”工作实施方案》和《干部激励办法》,从物质、精神、晋升、关怀等方面进行激励。强化干部在一线培养锻炼,先后抽调81名后备干部到棚户区改造、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锻炼,选派55名后备干部参加“访惠聚”活动,选派13名科级干部到南疆任职。创新开展“互联网+党员精准化管理”,将总目标“组合拳”及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激励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只争朝夕、干字当头、砥砺奋进。制定《第三方评价及绩效考评到人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个人互联网+考核到人”工作,在去年10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扩大到32个,采取“周记实、月点评、季评分、年考核”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将日常工作实绩量化为积分,以得分“论英雄”。审计局、财政局率先使用“钉钉”软件,掌握机关干部工作动态,不但对考勤进行“移动”监控,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审批有关事项,缩减审批时间,以工作作风转变促工作效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