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从《人民的名义》谈家风

日期:2017-04-25 10:54:48
文章来源:纪委

  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口碑收视一路飘红,受到了大众和媒体的追捧和热议,一度成为现象级电视剧。该剧之所以能如此受关注,我想其剧名就作了很好的解释,人民的名义,即解释了党和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也弘扬了正能量、回归了主旋律。该剧讲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GDP飞速增长下的腐败事件为创作背景,响应党中央反腐主题,以众多领导干部的家庭故事为承载,让每个观众人也能隐约从中身同感受,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各自家庭的不同家风折射着每个干部的不同作风,每个干部的不同作风引导着每个家庭的不同命运。

  相信追了这部剧的人,都会对剧中赵德汉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而面对满满一冰箱的人民币,他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从赵德汉“小官巨贪”到释然悔悟,我们不难发现,赵德汉身上党风的转变未必与他的家风没有关系。可见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是何其重要。

  良好家风是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个清廉的家风,能养成廉洁的作风。反之,如果家风不廉,就很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耳濡的是这样的“言教”,目染的是这样的“身教”,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默化呢?答案毫无悬念。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要管好家庭、育好家风。以自身清正为家人树立标杆、当好榜样、做好老师,严格要求、教育、监督,将崇廉尚洁的理念融入家庭,将反腐警钟敲响在最前沿,把家庭筑成拒腐防变的堤坝,只有这样,方能使每个家庭成员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扮演清廉“音符”,整个家庭才能奏出风清气正的交响乐,孩子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