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县:“年味”没有淡,只是换了模样

日期:2017-02-08 17:49:56
文章来源:纪委

  过去的这个春节和以往许多春节一样,都被讨论一个问题:年味变淡了。

  究竟什么是年味?作家冯骥才有这样一段论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今天人口流动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电子媒介发达,物质极大丰富。那个滞重笃定的农业社会中曾经的“年味”正在逐渐消失。

  然而,作为情感凝聚的“年”,却从未被忽视或忘却。民俗的传承是“变化之中的不变”,就像那些传统的过年仪式,即使经历巨大的冲击,也不会被真正抛弃,而是顺应时代的面貌,以各种灵活变通的实践方式继续留存。

  全家人甚至可以天南海北地在一个朋友圈里互相点赞,晚辈的孝敬和长辈的慈爱可能是一段分享视频和一个电子红包,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的场景被餐饮企业的年夜饭大餐所部分取代,吃饺子如今更像是一种速食选择而失去了“过年才吃”的意义,放鞭炮因为污染环境和有些危险而被许多人舍弃,群发短拜年消解了当面作揖拱手的仪式感……年味就这样变成了我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过年在这个时代本来就应该赋予了更新的涵义,它意味着经历一年的工作后拿着年终奖的小白领们可以放眼四海去游玩天下,它意味着渡过了一年的分离后找回老家新居的游子们可以放下手机去亲近父母,它意味着混迹了一年的职场后称呼从X总、X老师改回老五、大侄子的年轻人们必须要回归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亲戚圈子来谈论婚嫁生子,它甚至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上述的一切放肆吐槽甚至恶搞来期待更好的生活,在这时那些日常可吃的饺子或者平时可买的货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人们则可以从高速的城市生活中跳脱出来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性情和喜好……这就是新的年味!

  在“年味”的演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继承与创新时时对话。只要人们对家的爱、对乡土的眷恋没有改变,对团圆、和谐、幸福的祈愿也一直存在,又何妨通过一些新的方式去演绎“年”的情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