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玛纳斯:家风—无言的教诲

日期:2016-12-26 18:59:51
文章来源:纪委

  家风,就是家庭的信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那么在生活、处世上则会有“法”可依,坚守内心。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近日和朋友说起家风,细细想来,父母只是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他们渴望给我的一些东西,也许他们并不曾意识到,那点滴的力量最后就是汇成了这个家庭最核心的价值观,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家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给予我的让我受用一生,我想我的家风概括起来大概是以下这些吧:

  好读书、重坚持。父亲从16岁参加工作起,每月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购买书籍,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整整50年,父亲购买的书籍已经有近4千本,《红楼梦》、《资治通鉴》、《读者》……,父亲买书从来都是精心挑选,从经典名著到各国通史,从杂志名刊到专业书籍,几乎囊括了生活领域的全部。儿时的我们,从看小人书开始,进入书籍的海洋,书籍充满了我们从儿时到成人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隔几年,我们会和父亲把藏书拿出来晒晒,每本书父亲都仔细地包好了书皮,杂志都已装订成册。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与先贤们博古烁今,能够与文人墨客们煮酒论歌,能够从无数正反面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增长见识。通过读书,我们不再是一个空白的人,书籍赋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色彩。父亲已将这种好读书的家风渊源相传至今,也成了我们家族中最宝贵的财富。

  讲孝道,重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 把性格传承给我的,是我的母亲;给我生命教育的,是我的母亲。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的年代,16岁的母亲因为家庭成份不好,被迫辗转来到新疆,经历了多次磨难后,母亲在这里安了家。从成家时起,母亲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童年时的我们,记忆里从来都是家里的欢声笑语,奶奶有偏瘫,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老人,从来都没有怨言,由于母亲的孝顺,爷爷奶奶整天都乐呵呵的,逢人就夸母亲。母亲在一所中小合校的学校当了18年校长,工作非常辛苦,平时还要悉心照料家庭,管好三个孩子,但我从来没见到母亲叫过苦。

  辛勤工作的母亲,在学校不但要搞好管理,还承担小学年级和中学年级的语文教学,下班后要经常给学生补习功课到晚上。高中时的我,已经觉得自己长大了,有点抱怨母亲陪我们的时间少,有一次跑去问母亲,听人家说当校长的都不用教主课,妈妈怎么还要带那么多主课。母亲笑着说:“当老师是妈妈的责任,我把课认真教好了,学生有成就,其他的老师才会跟着一起认真教学呀”。虽然母亲没有讲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我已经听懂了。母亲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了我们的人格,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中国有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千百年来,无数家庭信守这个朴素的道理。好的家风就是无声教诲,惠泽于家庭成员。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有出息、才能成才;积德行善,家业才会绵延长久,兴旺发达。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让我们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了子子孙孙的美好未来,为了世界的温馨和谐,身体力行,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