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阜康市“六大载体 ”践行“第一种形态”

日期:2016-10-22 02:05:47
文章来源:纪委

  为使“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阜康市纪委注重抓早抓小抓预防,积极搭建“六大载体”,有效形成“关爱+教育+警示+提醒”的常态化机制,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践行好“第一种形态”。

  党规党纪补补钙。创新开展了“市委中心组带动各级党组织学、党员领导干部带动一般干部学、党员干部带动基层群众学”的“链条式”全覆盖学习模式,通过 党校集中培训、干部大讲堂 “一学一研讨”、 建立《瑶池清风》微信专栏开展“网络微讨论”、创办《明镜鉴读》、专刊、编印系列“口袋书”、图解党章、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大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切实做到党规党纪印刻于心,落实于行。

  述职述廉晒晒绩。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键环节,督促各级党组织制定个性化责任清单,围绕“两个责任”落实召开基层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廉政工作座谈会,查找“两个责任”落实中的不足,形成工作合力。采取“蹲点访责、查摆履责问题,委员评责、测出履责效果,问效督责、传导履责压力”的述责述廉评议模式,强化对“一把手”履职监督,今年共确定8名乡镇(街道)主要领导、3名市直部门行政主要领导向市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目前,已完成6名领导干部的现场评议工作。

  警示教育洗洗脑。按照 “凸显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团发展”思路,突出传统创新,强化教育引导,整合全市廉政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三馆一基地”(甘河子工业基地展馆、九运街家风家训馆、三工河乡廉政作品展馆、阜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党员参观学习,通过身边真实鲜活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揭示了腐败分子知法犯法、腐化堕落的思想根源和蜕变轨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目前累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同时,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和家风故事宣讲活动,评选优秀作品43件,教育党员干部明底线、守纪律、知敬畏。

  民主生活红红脸。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教育作用,要求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对照党章规定、“两个责任”清单及党内“两项法规”,认真梳理个人在“六大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将民主生活会情况报送到纪检监察机关,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勤廉关爱咬咬耳。以“打招呼、提个醒”的方式,对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通过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今年以来,共对17个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动议的214名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对新提任的78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测试,通过细致入微、咬耳扯袖的关爱谈话,不断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醒机制,及时做到治疾在腠理,防腐于未然。

  诫勉谈话出出汗。 强化监督检查,先后对基层党政主要领导遵守《准则》《条例》、履行主体责任等开展监督检查12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提醒谈话7人、诫勉谈话19人,扣除地方性津贴补贴13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5人。专门下发党政机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通报3期,实名通报单位11家,查处各类问题29个,给予组织处理29人,提醒谈话13人、诫勉谈话18人,各部门、各单位问责14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