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阜康:【纪检人镜头】一个值得尊重的民族—哈萨克族

日期:2016-09-10 02:44:34
文章来源:纪委

  作为新疆比较纯粹的草原民族,哈萨克族史上世代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搬家”,改变的是栖息之所,不变的是他们彪悍勇敢、热情好客的民族品性。对待老人非常尊敬孝顺,对待孩子呵护有加、对待邻里和睦相处、对待客人永远彬彬有礼…….他们非常尊重水源,绝对不会在河边洗衣往河里倾倒脏水。他们只要有能力,就会自觉自愿的互帮互助、相互扶持。

  

  哈萨克族是一个其乐融融的民族(潜婷 拍摄)

  哈萨克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祖先,他们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自己七代祖先名字的人是孤儿” 正因为如此,哈萨克族历来被人们誉为:“百善孝为先的民族。”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孙、康里、卡尔鲁克、克烈、乃蛮、钦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爷爷在教孙儿弹唱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歌谣(潜婷 拍摄)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她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

  

  天鹅救勇士雕像(潜婷 拍摄)

  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他们长期游牧于深山老林或荒漠草原,经常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兽作斗争,铸就了正直、勇敢、淳朴友善、团结互助的民族个性。只有学会互助和分享,才能走的更远。

  

  哈萨克族是一个逐草而牧的民族(潜婷 拍摄)

  哈萨克族有史以来以殷勤好客而闻名。有谚语说:“祖先留下的财产,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凡是前来拜访或投宿的客人,无论是否认识,也不论是哪个民族,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都热烈欢迎,谒诚接待。平常待客是奶茶、包尔沙克、奶疙瘩、奶皮子、酥油等。如果是贵客或贵亲,还要宰羊杀马款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教育后人要做个善良的人,多说好话多做好事。

  

  哈萨克族热情招呼前来的友人(潜婷 拍摄)

  新疆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民族乡将哈萨克人流传下来的谚语修建了昌吉州第一家哈萨克族家风家训馆。展馆内打造展现出新疆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优良家风,承载着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的传统美德。寓意深刻,教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楹联、格言、警句,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是三工河乡立身处世、教育子女、创业持家的座右铭。

  

  三工河乡家风家训馆(潜婷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