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于人群,平凡得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只有在太阳的光柱中才能看见其飞扬的姿容。虽然平凡,却在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塑造了伟大。20年来为家庭所做的一切,20年来为老人呕心沥血的操劳,不是为了获得今天社会所馈赠给她的光鲜的花环,而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善良女性的天性使然。孝道,是天理,她是一个自觉的贱行者,她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郭艳萍,女,汉族,牛王宫村党委妇女主任。她,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她,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她,与人为善、率先垂范。她孝敬公婆数十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在公婆眼里是好媳妇,在丈夫心中是好妻子,在儿女眼中是好母亲,在街坊邻里是孝顺女。1999年,不幸的事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公公因车祸造成了膝盖骨骨折,身体原本就虚弱的公公伤口愈合非常缓慢,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又体弱多病。丈夫在跑运输,工作繁忙,半月回不来一次,根本没有时间料理家里的事。她就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开始了既要下地干活、照顾孩子,又要照顾公公和婆婆的辛劳生活,而她,无一句怨言。 孝敬老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郭艳萍照顾公公的日子里,她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每天她都要背着公公上厕所,刚开始,公公感到不好意思,说什么都不愿意。郭艳萍就说:“你就把我当成大夫,女大夫不也给男病人看病么,病人是不避讳医生的”!她好说歹说,公公才算默许。郭艳萍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女儿,2010年4月的一个下午,当她刚从农田地里干活回来,得知她的母亲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而生病住院的消息时,当时就禁不住热泪盈眶,没有来的及回家洗把脸,就做上班车去了木垒县母亲所住的医院。在母亲住院的日子里,她一面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面还要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但生活的困难并没有把她压垮,她振作了起来,决定两地跑,每隔一个星期去一趟木垒,帮助母亲搓洗身上、洗衣服、蒸馍做饭一刻也不闲着,为了使母亲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她带头建议几个兄弟姐妹按能力每人至少2000元,共筹集1万余元,把母亲送往乌市医学院进行治疗,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母亲的病情已经有明显好转,因类风湿而引发的疼痛感已完全消失,此时的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在工作中是在大家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生活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平易近人,朴实大方,竭尽所能帮助大家。村上同事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跑前跑后,张张罗罗,倾已之力,为她们排忧解难。她正是以她人格魅力,奉献精神,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大家,为牛王宫村的明天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