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今天,当我们再次关注家风家教,更多思考的也许应该是这样的问题,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许有开,在康宁社区可说是个“名人”,他已70多岁,是个退休多年的老党员。尽管年纪已大,但他退休不退岗,担任怡园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是怡园小区5号楼的楼栋长,他是小区出了名的热心人。在他的家庭他又承担着舵手的作用,带领一家人经历了许多风雨坎坷,同舟共济咬着牙,坚韧的走了过来。这与他的家风家教是分不开。
正如许有开本人所说,自己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在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下成长。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在历史的变迁中得到磨炼,经受住了考验。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的骨子里和脑海中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许有开的今天。因此,在这种思想信念的支配下,他要求家人及子女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要听党的话,要堂堂正正做人。他家里10口人,有党员4人,团员2人。
许有开在外贸公司工作几十年,1994企业破产,其从一名企业领导变成了无业人员,其三个儿子也先后从企业下岗,看着4家人生活没有了着落,精神颓废,作为父亲的许有开着急了,他反省了自己,不能这样沉沦下去,要振作起来,要为三个儿子做榜样,带领他们自谋职业,自食其力。自此他东凑西借带领三个儿子做起了羊毛收购,父子四人这样一干就近20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没有因为经济钱财问题发生过不和和矛盾,一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许有开的小儿子被诊断为肺癌,一家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治病需要大笔的钱,正当许有开与小儿子发愁的时候,大儿子、二儿子与儿媳来了,2个儿媳每人拿出8万元,说:“给弟弟治病吧!,不够我们大家再想办法”。----这就是一家人。许有开的老伴住院了,三个儿媳轮番在医院服侍,嘘寒问暖,端茶喂药,病友都羡慕的说:“你老两口真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儿子和儿媳!”。
许有开的儿媳自豪的说:“这都是公公婆婆好!他们为儿女操碎了心,为我们付出的更多”。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明事知礼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风家训。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家庭和睦、幸福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