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阜康市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念,继续保持紧盯节点、宣传教育、执纪问责三个常态化,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
一是紧盯节点常态化。加大重要节点时作风问题的督查力度,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开展拉网式检查,按照“全面排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蹲守与跟踪相结合、突击暗访与随机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收受红包、购物卡和“四难”等13项专项整治工作。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创新开展了“媒体问政”活动9期,曝光整改问题74个。建立了“月自查、双月督、季通报、年考核”的长效机制,十八大以来共开展重要节点执纪监督检查72次,检查宾馆酒店、农家乐等场所390家(次),查阅公款消费发票817张,召开全市作风效能建设推进会,点名道姓通报单位58个、干部108名,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免职处理5人,3个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在大会上作检查,扣发工作津贴和维稳补助费近18.1万元,切实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二是宣传教育常态化。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全市县级领导、各党(工)委主要领导、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及全市纪检监察干部367人赴昌吉州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充分发挥廉政教育敲警钟、筑防线、树正气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禁区”、守“铁律”,时刻用好手中权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五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相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3场次,举办阜康市首届廉政小品、微视频大赛,征集作品31个,评选出优秀作品14个,达到了以月促年的效果。借助《阜康零距离》公众微信平台,建立《瑶池清风》专栏,定期发送中央、区州重要会议精神、廉政时评等内容,共发放廉政短信3万余条、发送廉政语音提示1800余条,制作廉政微信期刊19期。打造阜康勤廉教育基地—阜康工业展馆,开展“了解工业发展历程,学习廉洁奉公精神”为主题的廉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1.6万余名党员干部赴基地接受教育,有效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是执纪问责常态化。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实行上下级纪委联动、委局内部室之间互动,协同推进,快查快结,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切实起到惩戒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十八大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315件次,初核85件、立案54 件,已处分54人(其中科级干部28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成为了市纪委案件查办力度最大、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