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小时候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听到父母说 “回去再说!”,回家意味着对所有事情的总结和概括、意味着笤帚疙瘩和种种规矩对大脑的充斥,那时候哭着喊着 “以后再也不了!”,最后父母一句“成精呢,还能让你坏了门风!”宣布此场风波告一段落。现在想想,古人说过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修身也就是所谓的如何做人,父母在教我如何做人的路上,规矩琳琳琅琅,但我知道,这些规矩、家风都像戒尺一样让我在如今的生活、工作中警醒、不忘……
——踏踏实实做人,不是自己的千万不碰。俗语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到尊卑有别;从“不要见谁都是白大话(对长辈不带称呼)”到好东西大家分享,电视上一出现坏人干坏事,母亲总会跟一句“不会有好下场”。记得婶婶刚结完婚,梳妆台上一节精致的小口红,那时候那种喜欢说不上是怎样一种心理,放在了小口袋里,接着洗衣服被翻出来,紧接着就是开篇的一幕,把东西送还。父母是农民,没有诗书满腹,却始终嘱托我,无论何时,身处何地,要懂得感恩,踏踏实实做人,不是自己的、不该自己做的,哪怕再想拥有也千万不能碰!
——百善孝为先,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父母说“谁都会老,人在做,天在看”。长大了,我已为人妻,父母说,公婆如父母,爱他就要爱他的父母,家和才能万事兴。
——勤俭持家不浪费,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父母是农民,最看不惯的就是肆意挥霍,他们常说“省下的就是赚下的”,那时候一看到父母将旧衣服洗了又洗还舍不得扔就觉得想不通,而如今,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种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也被我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孩子摔倒裤子烂了还是想办法用布贴处理一下,自己心里既踏实又感激。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门风”,是长辈给子女儿孙定的规矩,她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第一把戒尺,是为了让我们沿着戒尺的方向走的直、走得正,更是父母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和爱的传承。(奇台县纪委组宣室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