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纪委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监督制度,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有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党风政风行风转变。
高度重视信访举报,为纪律审查“开路”。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通信访举报电话,及时接听群众举报反映问题,每天安排专人接待来访、委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轮流接访,定期下访,印制下发信访举报联系卡,开展案件线索排查活动。健全了县、乡、村(社区)三级信访信息网络。明确了186名廉情信息员,积极主动发现信访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线索,实行腐败信息随时收集、报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督办、跟踪督查和办理情况通报制等制度,做到不推不拖。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党风政风行风,营造清风正气环境。把群众满意作为深入开展乡镇部门行业评议、基层站所、重点服务窗口评议的重中之重,坚持分类评议机制和“日常问题随机评议,突出问题专题评议,整体情况综合评议”的经常化评议机制,通过电视问政评议、热线追踪评议、赴基层评议、随机暗访评议、大会集中评议等多种形式,对部门单位履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议评价,强化各乡镇部门单位效率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拓展群众监督平台,强力督办群众诉求。通过奇台县党政信息网站县长信箱,及时受理群众网络投诉;充分利用行风热线资源,发动群众监督党风政风行风,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上级及兄弟部门单位坐客直播间节目,对节目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及诉求认真进行对照分析,对曝光的反面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提醒工作;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电视问政活动和“作风建设在路上”专题节目,在广播问政基础上,开设“作风建设在路上”专题节目,及时追踪作风建设问题;落实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登记、交办,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及时调查了解办理情况。
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监督村务规范化运营。结合村委会换届工作,全县60个村组建了由本民代表等5至7人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了“党支部决策、村委会实施、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三位一体的治村新格局,通过事前参与决策、事中积极参加、事后积极公开的工作机制,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村干部时刻受到群众监督,让监督更加全面、有力。
以廉政效能监督委员会为依托,堵住“六重一大”事项风险。在15个乡镇、56个部门单位成立廉政效能监督委员会,在县纪委领导下行使监督权,向县纪委负责并报告工作。监督职责涉及“六重一大”事项决策、财务收支、绩效管理等方面,特别是加强对10000元以上的项目支出的监督审核,通过廉政效能监督委员会的运行,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新型单位内部治理机制,确保了权力阳光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