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吉木萨尔县把好“三关”杜绝“带病提拔”

日期:2016-03-09 15:24:49
文章来源:纪委
    吉木萨尔县坚持“好干部”标准,在换届工作中强化分析研判,通过署名担保推荐、集体会诊考察、刚性问责监督等选人用人机制,提前排除带病人选,防止出现“带病提拔”。
     署名担保,把好推荐关。在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民主,开展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制度。县委组织部向县四套领带班子领导印送了干部署名推荐表,广泛征求县领导对干部推荐的意见,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撰写“乡镇党政班子运行现状分析”和优秀班子成员及一般干部署名推荐,对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业绩表现,进退留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组织部门开展乡镇换届考察提供导向和依据。全县把署名推荐材料作为换届工作和干部选拔任用纪实档案的一部分,作为“带病提拔”干部责任倒查的重要依据。引起了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及基层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切实让领导干部做到规矩用权,谨慎推荐。做到了对跑官要官的干部不推荐,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不推荐,对不了解、不熟悉的干部不推荐,对有“生病”迹象或了解“病症”的干部“向下”推荐或直接向纪委“推荐”,着力在动议之初就把“带病”人选排除在外,使潜性环节显性化、隐蔽责任透明化,彻底铲除造成带病提拔的潜规则。
    集体会诊,把好考察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人选资格条件。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协助组织部门“诊好脉”,在选人用人上履行好“参谋员”和“守门员”职责。重视干部任前考察,把核查干部人事档案、个人事项报告和听取党风廉政意见作为任前考察的主要途径,对漏报和瞒报的干部取消考察和提名,并严肃问责。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年度考核、述职述廉、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多种途径,经常性、近距离接触干部,强化日常考察分析研判,加强对干部的“政治体检”。重视对干部在生活圈、社交圈“德”的考察,广泛听取干部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分管村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注重听取不同意见,加强对领导干部来信来访、完成重点工作表现情况的专题分析,重视了解其执行力、落实力和廉洁自律情况;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与纪检、巡视、法院、检察、公安、审计、信访等机构的定期信息沟通。通过多种方式集体会诊,全面了解“干部家底”,及时发现“带病症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真正将“带病干部”“留下来”“管起来”,避免“带病提拔”。
    刚性问责,把好监督关。探索建立干部行为“负面清单”,将干部的“不良”行为,统统记录在案,成为干部进退流转的重要依据。根据《吉木萨尔县“五个一线”责任追究办法》、《维护社会稳定责任追究办法》、《干部激励奖惩办法》等,记录领导干部消极怠工、得过且过、不能按时保质完成重点任务等问题,并采取公开曝光、通报批评、约谈诫勉、停职待岗、“回炉”培训、一票否决等方式警示问责;依托广播电视台,围绕办事效率、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等,加大“负面”曝光力度,今年以来,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窗口单位存在的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实名曝光13期,由纪委跟踪整改备案。同时,强化干部离任、在任经济责任审计,对“一报告两评议”、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信访反映问题集中的单位重点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负面清单”,对违反相关纪律的实行“零容忍”,严肃刚性问责,真正使“负面清单”成为避免“带病提拔”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