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昌吉市建立基层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编织严密监督网

日期:2016-01-26 11:36:44
文章来源:纪委

  2015年以来,昌吉市在全市87个行政村聘请261位党风政风监督员,,以“三查四督五强化”工作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建设中的作用,重点对基层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侵害群众利益等“四风”问题进行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机制,延伸监督链条,织密了基层党风政风监督网。

  层层把关保质量。本着群众公认的原则,在每个行政村中聘请3名党风政风监督员。按照责任心强、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标准,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务工返乡村民、个体户代表等人员中,经村民代表推荐、乡镇党委把关、市纪委备案后,统一发放昌吉市党风政风监督员工作证。

  信息公开亮身份。市纪委向每放“党风政风监督明白卡”,明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及监督举报电话。各乡镇在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等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岗,对党风政风监督员的名单、联系方式、职责范围、市乡村三级举报电话,进行张贴公示,便于群众监督举报。

  延伸触角促监督。针对乡村两级事务不公开、半公开、群众知情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去年8月,市纪委牵头建立清廉系列微信平台和监督员微信群,范围涵盖全市10个乡镇,3个涉农街道,关注人数达到2万余人。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上级涉农政策、通报典型案件,对群众最关心的低保、五保、危房改造和惠农资金发放等名单全部公开。监督员根据群众意见,对不清楚的事项,提出质询;对涉嫌违纪违规的干部,投诉举报。目前,清廉系列微信平台共刊发信息10期112条,受理监督员质询、投诉举报36次,取消了28个不符合条件的低保资格,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反映的民生问题。

  解决问题求实效。去年以来,党风政风监督员共提供问题线索19条,解决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5起,立案2起,党政纪处分2人,并对3名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真正给基层党员干部戴上了“紧箍咒”,为群众撑起了“保护伞”。

  建章立制抓常态。针对监督员反映的热点问题,运用“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方法,查问题、抓规范、促发展。针对危房改造问题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城镇低保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针对基层乡镇、社区医院绩效工资问题,制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堵塞了工作漏洞,扎牢了制度笼子,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