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县:强化 “五种观念” 做好信访工作

日期:2016-01-21 10:25:07
文章来源:纪委

  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办信工作是整体信访工作中是一个重要方面,办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真正做好办信工作,为木垒县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须强化“五种观念”:

  一是强化群众观念。群众通过致信的方式反映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寄希望党委、政府能够给以解决。因此,办信工作人员应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进行换拉思考,认真办理群众的每一封来信,把群众的每一件来信,都视为一份真诚的恳求、一份真挚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办理好群众来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强化法制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信访部门和办信工作人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涉法问题,甚至不会按照有关法律办理涉法信件,导致一些涉法信访问题久拖不决,致使群众反复写信,重信率上升。因此办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做到思想上视法律、工作上运用法律,归口办理涉法问题的信件,按程序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及时协调并督促有关部门严格依法处理。案情复杂的可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处理,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给群众一个明确答复。

  三是强化政策观念。对每一封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都要认真进行分析,反复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政策依据,严格按照政策办理。对有道理,符合政策的问题立即解决、不留尾巴;对有道理、不符合政策的采取复信等形式,向致信人说明情况;对既无道理,又不符合政策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致信人的思想稳定工作。既不能凭感情超政策办理,更不能在政策上欠群众的账,要在政策范围内认真办理群众来信。

  四是强化纪律观念。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尤其是揭发、举报类信件反映的问题直接涉及到有关单位和人员,一旦将举报内容扩散出去,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和后果。这就要求办信工作人员必须强化纪律观念,要具有较强的纪律性,应做到“四个不准”:不准漏登、漏报重要来信;不准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群众来信;不准将揭发、举报信件转给被揭发、举报者或向无关人员扩散、透露揭发举报内容;不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五是强化大局观念。要从群众来信中筛选新情况、新问题;要定期分析群众来信,认真分析群众来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和具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供领导决策参考;凡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信件,要做到快立案、快交办、快查办、优先解决和处理。创新群众来信的查处解决机制,努力提高群众来信案件的结服率。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最佳时机是在初信,对群众的初信及时认真妥善地加以处理,不仅有助于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也能避免群众重复写信或联名写信,更能有效遏制“三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