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纪委突出集中教育、警示教育、谈话教育、日常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集中教育“打疫苗”。市纪委连续两年把作风建设大会作为全年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市委主要负责人以主题报告形式揭问题、讲规矩、明纪律。今年上半年,连续两次邀请新疆自治区党校、昌吉州委
警示教育“敲警钟”。7月份,召开了“昌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会”,观看州纪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邀请州纪委领导做反腐倡廉形势报告,点名道姓通报2014年查处的所有案件,全市近600名科级党员干部受到“震撼教育”。8月,开辟特殊“廉政课堂”,组织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108人到昌吉州下巴湖监狱“身临其境”体会“高墙生活”,警示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纪律底线不可触碰。建立开辟短信提醒“空中课堂”,每逢重大节假日向全市在职19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发送廉政短信30余条,提醒党员干部不闯“红线”、不越“雷池”。
约谈教育“扯袖子”。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纪委《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教育的暂行办法》和《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的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廉政谈话制度,推进昌吉市纪委谈话函询工作。通过采取约谈、函询、诫勉的形式,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提醒,使监督关口前置。今年以来,对53名新任、转任的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谈话,实施约谈69人,函询11人,诫勉谈话7人。
日常教育“吹廉风”。做好“枕头教育”大文章,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引导“贤内助”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进行监督。开通昌吉市纪检监察网,实时发布重要新闻、展示工作成果、开展互动交流、接受信访举报、进行警示宣传教育。创建微信、微博廉政平台,打造“指尖上的纪委”,上线“廉政微信”,设置“廉政资讯”、“廉政教育”、“举报投诉”三大栏目,目前,网站和微信累计发布廉政信息220余条,关注者达到近千人,使廉洁之风吹遍城乡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