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特别关注大案要案问题,却忽视身边党员的违纪行为,总觉得社区干部会犯什么事,社区的党员会违什么纪呢?自打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出台后,终于懂得了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因此都要时刻警惕、引以为戒。”近日,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干部王芳学习完《准则》、《条例》后身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阜康市纪委转变执纪理念,聚焦聚焦再聚焦,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不再参加新的议事协调机构,在原先参与的134个议事协调机构中,退出或移交117个,仅保留17个,监督执纪问责冲着纪律去,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为阜康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小康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抓早抓小,前移执纪关口。
市纪委建立“上请上问、上学上联”工作机制,市纪委班子成员和各部室每月带着问题到上级纪委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同时,市纪委班子成员主动走出去与基层干部“交”朋友,每月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基层干部面对面讲党纪法规、掌握基层实情、征求意见建议,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建章立制,突出了监督关口前移,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加大了反腐败工作力度。市纪委班子成员到联系点调研走访各乡镇(街道)、部门,定期对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今年以来,市纪委班子检查调研61个市直部门、5个垂管单位和10个乡镇(街道),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构筑廉政“防火墙”,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加强“岗位精确防控、项目重点防控、流程全程防控”的内控机制建设,推行对30万以上工程廉政提醒书、工程类公开招标项目行贿受贿查询等机制,发放廉政提醒书28份,对13个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进行了行贿受贿记录查询。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完成交易项目1383项,实际金额21253万元,节约资金2520万元,节约率为10.6%。
抓细抓长,强化日常监督。
按照“全面排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守候蹲守与盯梢跟踪相结合、突击暗访与随机回访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元旦、春节、清明、古尔邦节等重要节点,抽调乡镇“陌生面孔”组成暗访组,共累计突查宾馆24家/次、农家乐84个/次,排查车辆585辆,翻阅票据账册471本,发现并移交线索2条,做到“点”上查深、“面”上查全。采取模拟办事、突击核验、现场询问等方式,切实整治部门、单位机关存在的违反作风效能“十个严禁”行为,累计督查18次,发现问题7个,印发通报3期,实名通报14人,有力地推动了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查处损害群众利益、公车私用、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等突出问题,对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四风”问题无处藏身。今年以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12件,查处党员干部操办升学宴、公款吃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4件,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案件5件,实名通报曝光5期。加大天池景区公车载客等情况专项检查,由市分管领导对存在问题的5个单位进行了约谈。聘请政府投资项目质量安全社会监督员、政风行风暨机关效能建设义务监督员24名,开展监督检查,提交监督专报5期,发现督促整改问题230余条,有力地保障了项目质量优质和干部廉洁,促进了政风行风建设。
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以“守纪律讲规矩,践行‘三严三实’,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为主题,圆满完成了第十七个党风廉政教育月15项活动。突出纪律特色,聚焦中心任务,紧扣主责主业,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从身边撷取素材,让干部群众参与进来,举办了以“忠诚、干净、担当”为主题的首届廉政小品、微视频大赛,征集参赛作品31个,评选优秀作品14个,鲜明的主题、接地气的表演,把党纪法规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充分挖掘本地廉政文化资源,将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作为突破口,率先打造了勤廉教育基地—阜康工业展馆,开展以“了解工业发展历程,学习廉洁奉公精神”为主题的廉政教育实践活动,区内外1.6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创办《明镜鉴读》期刊14期,主要以廉政要闻、时事热点等为内容,为领导提供参考。以廉政文化“七进”活动为主渠道,结合新农村、中心村建设,利用“墙体广告”效应,投入11.1万元,开展市乡村墙体“旧貌换新颜”宣传标语打造活动,目前,共刷写廉政“墙体标语”224条,制作廉政灯箱、警示提醒牌11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