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建设四支队伍 推动理论宣讲 到人管用有效

日期:2015-11-20 12:26:52
文章来源:纪委

  “阿肯”弹唱掀起宣讲热潮。为了把阿肯弹唱和政策宣讲有机的结合起来,博斯坦乡采取政府组织引导,阿肯选手们主动报名参与,召集整治素质高,能与群众体贴的优秀阿肯组成阿肯阿依特斯宣讲队。为他们提供报纸刊物和东风工程文学书类,保障他们的政治信息来源和自我提高,结合阶段性宣传任务,组织专场阿依特斯会的同时,还利用农牧民办喜事为契机,督促他们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编成唱词,从不同角度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好政策为唱词内容,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惠民政策、民族团结知识,让哈萨克族牧民群众在享受多彩的本土音乐的同时,让他们掌握和及时享受到既有的优惠政策。

  “塔合麦西来甫宣讲队”传授正能量。博斯坦乡博斯坦村和三个泉子村是农牧结合为主的维吾尔族集聚的两个行政村,也是维稳重点村,共有维吾尔族群众900余人。为使很好的做好老百姓思想教育工作,博斯坦乡充分发挥维吾尔族特色的木垒县维吾尔族群众“山歌”“塔合麦西来甫”的艺术作用进行引导教育。将塔合麦西来甫以舞为主,配以歌唱,把国家惠农政策等填词成曲,由“塔合买西来甫”艺术宣讲队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开展宣讲。博斯坦乡“塔合麦西来甫”早在2008年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吾尔族群众中间深受欢迎。博斯坦乡集中全乡维吾尔族民间艺人,组建 “塔合麦西来甫”艺术宣讲队。乡政府每年投入1万余元资金,给“塔合麦西来甫”表演队更新乐器,购买服装,报销演出经费等形式,很大程度上鼓励表演队演员。目前,博斯坦乡塔合麦西来甫艺术宣讲队从刚开始的5人发展到25人的专业表演队。

  “草根”宣讲员接地气、易接受。博斯坦乡为使把理论宣讲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把话筒交给百姓,让百姓拿起话筒,讲身边人、身边事,说百姓话、百姓情,组建了5名老党员组成的“草根”宣讲队。为他们购买每人一台收音机、安装户户通设备,配送一套农民报、新疆日报和今日新疆杂志等刊物,保障草根宣讲员的理论素质和宣讲水平的提高。他们随时进会场、进学校、进农家,畅谈自己亲历、亲闻、亲为的鲜活生动的故事。这种形式的宣讲时间不长一般都在30分钟左右,这种“短、亲、近”(时间短、语言亲、距离近)的方式农牧民非常喜欢,而且受益非浅。

  马背(摩托车)宣讲队讲到最远一家人。博斯坦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牧民在戈壁和山里牧场放牧,草场牧点比较分散,路途远、路况差、山路多,牧点牧民接触信息较为困难。乡党委专门成立一名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各村支部书记和三名党员群众为成员的“马背”(摩托车)宣讲队,并协调住村工作组,购置10辆巡逻摩托车。马背宣讲队克服各种困难,骑车骑马几十公里,严寒酷暑进毡房、入农舍,奔波在16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余个牧业点上,对牧民面对面宣讲,及时将学习宣传材料送到牧民手中,并且向牧区群众讲解党的惠农政策和地方出台的与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