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聘请“民情联络员”,及时掌握动态。各社区按楼栋及人口密度合理配备联络员人数,共选聘辖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楼栋长、居民代表等262名作为“民情联络员”,并发放证书,佩戴标识。建立“民情联络员”汇报、培训和奖励制度,引导“民情联络员”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征集社情民意,在群众与政府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和纽带,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是设立“民情热线”,连通社区居民。设立六部“民情热线”电话,并开通短信服务。对不方便上网的群众,通过发放印制的便民联系卡,方便社区居民在遇到紧急困难时,以打电话或发短信的形式向社区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对电话和短信做到“来电必接,有接必复”,随时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真正做到“听民情、通民意、暖民心”,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是记好“民情日记”,建立互动平台。社区和工作组每月走访各层面居民家庭100户以上,并记好“民情日记”,通过QQ和微信将群众对社区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理,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将办理进程、办理结果向群众及时反馈,居民也可登录QQ或微信及时了解进展情况。自“民情日记”实行以来,居民反映的300余条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或答复。
四是召开“民情座谈会”,面对面“热聊”。社区不定期召开民情座谈会,邀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职能部门,与有困难、有想法、有疑惑的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现场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并对上次民情座谈会意见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下步开展工作的依据。目前,共召开民情座谈会36场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77条,已全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