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木垒县“四个克服”为“第一书记”提高免疫力

日期:2015-10-08 10:30:42
文章来源:纪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定不移”重要批示精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木垒县选派29名领导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扶贫开发重点村、边远艰苦和重点复杂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从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的角度出发,县委提出“四个克服”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免疫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克服镀金思想。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1至3年,任职期间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任职期满,由派出单位会同县委组织部进行考察,考核考察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有些干部心存“做客”思想,没有认识到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严肃性。这就要求选派干部要在基层养成实干的精神。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要做到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发扬“小砖”精神,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存在的价值,通过努力实践,把想干事变为干成事,在新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出光和热。

  二是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精神懈怠是我党当前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有的干部在长期的基层事务管理中,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认为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睁只眼闭只眼就蒙混过去了。长此以往必然在人民群众中激化更大的矛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保持锐意进取的作风,创造性地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抱怨、不敷衍、不推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敢作敢当,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兵”和“贴心人”。

  三是克服机关化的工作作风。选派干部绝大多数是州级“访惠聚”工作组成员,基层工作阅历、能力水平有差异,个别干部机关化作风严重,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省心省事省力,重形式不重内容、重过程不重效果,喜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等等。搭一次花架子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只有真正做到“三严三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急群众所需干群众所盼,才能更好地密切党群关系。  

  四是克服惯性思维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有的党员干部因多年工作惯性,往往固步自封,其本意为干一番事业,出一些成果,结果布置工作多,开展活动多,检查评比多造成基层忙乱,应付了事,从而产生形式主义;有的对待问题缺乏调查研究,不了解实情,连最基本的常规性工作也干不好。因此,每名下派党员干部都要有自我批评精神,从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的思维定势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上来,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量大面广的矛盾问题,要集中时间专项治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把措施想细想实,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有盼头,增强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