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在今年开展的“十个专项治理”活动中,加大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现和查处力度,打出挂号、验号和销号“组合拳”,打通惠民资金落实“最后一公里”。
公示明细,打出“挂号”拳。通过明白卡、会议和张贴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让人民群众了解掌握惠农政策,增强惠民资金透明度。将发放对象、标准和金额等内容在各村醒目场所上墙公示。市纪委畅通市纪检监察网网络信访举报渠道,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惠民资金公示落实情况的监督。
投诉备案,打出“验号”拳。市纪委针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对投诉的问题进行备案,建立市、乡、村三级民生信访台账,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确保台账记录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落实。在今年的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市纪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收流转、惠农补贴、低保、住房保障资金等56件问题进行登记备案,经调查核实后信访了结45件。
检查问责,打出“销号”拳。市纪委联合审计、督查及涉农惠民资金主管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涉农惠民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针对基层干部套取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惠农资金的行为以及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私分滥发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问题,同时,实施“一案双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