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将“电视问政”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真开大门、真听意见、真办实事,通过领导干部与普通百姓面对面交流,现场对群众做出承诺,及时整改落实,让普通百姓参与到涉及民生问题的整改过程中,有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电视问政”听取意见真开大门。在市政府大楼、政府网站设立“意见建议箱”、“书记信箱”等涉及民生的信箱及版块内容,建立起一套规范、有效的运行体系,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12名机关效能建设义务监督员,深入46个企业效能监测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共征集意见建议145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公众满意度测评表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整理问题及意见建议103条;通过开展现场走访、现场拍摄等形式,共征集对问政单位意见建议16条。对通过社会调研、行风热线节目组、效能跟踪、走访等渠道征集来的问题由市政风行风评议员暨机关效能建设义务监督员进行现场提问,问政单位领导现场答复。目前,已有8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走进电台直播间与群众进行了对话交流,进一步征集各类问题7个;邀请群众代表22名参与电视问政节目的录制,现场与问政单位领导进行交流,让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真正做到真开门、开大门听取意见。
“电视问政”落实责任真听意见。在探索实践中规范“电视问政”信息的收集、登记、处理、反馈、奖惩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将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问政主题,确定了与广大群众反映问题最集中的运管、消防、住建、教育、卫生、工商、水利等14家单位为重点电视问政对象,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重视社情民意,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收集和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每条意见建议,对未按规定程序给予答复的扣除部门效能分值;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公开通报,限期整改;确保“电视问政”不走过场。在电视问政过程中,慢病患者蔺某向市卫生局提出“市、中两院,造成慢病患者买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市卫生局立即在市人民院、市中医院分别组织慢病就诊患者开展座谈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电视问政”服务群众真办实事。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实行项目化办理,下发《群众意见建议办理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提醒通知书》,印发《关于办理群众意见建议的函》和《舆情专报》,以“三书一函一专报”的形式交办相关部门,实施建账分解、集中交办、明确责任、上门对接、制定方案、执行方案、办结回访和问题对接单、答复回执单、满意度回访单的“八步三单”制进行办理,同时,采取实地核查、评议表决、抽样回访的办法进行跟踪督办,定期向社会公布“电视问政”的处理结果,让人民群众满意。学生家长王某在“电视问政”访谈节目反映“校车运营不规范,部分校车超员、超载、抢夺生源、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市教育局建立起“网上巡逻、路面监控、指挥调流、执法监督”四位一体的专线车管理机制,优化了运输组织,统筹安排运力,实行“运输企业+学校+家长”的新路子。同时争取市财政投入100万元为106辆专线车安装GPS监控系统并接入公安交警指挥中心,进行24小时全面、动态、跟踪监管。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布有奖举报电话,建立和完善交通违法行为举报有奖制度,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阜康市电视问政开播至今已制作播出13个专题16期节目,全市两代表一委员、政风行风评议员、1000多名服务对象、27个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21家企业负责人参与了节目录制。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21个。